第一位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自號太陽王,波旁王朝法國國王(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及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個月,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迪普萊西·德·黎塞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第二位
拉瑪九世(1927年12月5日-2016年10月13日),即普密蓬·阿杜德,中文名鄭固。泰王國曼谷王朝第9位國王(1946年6月9日-2016年10月13日在位)。
拉瑪九世歷來在政治上嚴格保持中立,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為避免國家陷入進一步的動亂,他也曾經出面介入調停,並由此獲得泰國民眾的尊敬和愛戴,被視為立場公正的「最終仲裁者」。
第三位
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斯登大公(1858年11月12日-1929年2月11日在位)。在位達70年2個月。
約翰二世1866年出兵參與普奧戰爭,支持奧地利,但其部隊尚未投入戰場時,奧軍已於薩多瓦戰役中戰敗。約翰二世遂於1868年廢除軍隊,宣布列支敦斯登成為永久中立國。
第四位
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霍爾米茲德二世遺腹子,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國王(309年-379年)。
沙普爾二世統治時期,為薩珊王朝第一個黃金時代。在東線,他與各自為政的貴霜王公們作戰,最終將他們臣服,並使之成為以後對外戰爭的盟友。在西線,他向羅馬帝國宣戰,並最終以勝利者的身份與羅馬實現和平,此時他已經建立起薩珊王朝在亞洲的霸權。
第五位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帝國及奧匈帝國皇帝(1848年12月2日-1916年11月21日),19世紀到20世紀初中歐和南歐的統治者。
1848年12月,約瑟夫一世承襲伯父費迪南一世之帝位。即位初,以恢復「奧地利帝國的統一」為名,實行「新專制主義」,加強對各民族地區的統治。1849年勾結沙皇俄國鎮壓匈牙利民族運動。1859年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被撒丁王國和法國戰敗,喪失對倫巴底的統治。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後,宣布退出德意志邦聯。1867年,與匈牙利貴族妥協,建立兩元制的奧匈帝國,兼任匈牙利國王。1879年與德意志帝國簽訂秘密軍事同盟條約。1882年締結德、奧、意三國同盟,對抗法俄協定。十九世紀後期,加緊對巴爾幹擴張,加深和俄國的矛盾。1914年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在德國支持下,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六位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 ),現任英國溫莎王朝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會最高首領。
伊麗莎白二世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2016年6月,《福布斯》公布,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伊麗莎白二世排名第29位。
第七位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英國漢諾威王朝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印度女皇(1876年-1901年在位)。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是英國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此時,英國加大殖民擴張,在一定範圍內建立和佔領了很多殖民地。她在位的幾十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頂尖、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
第八位
裕仁(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
裕仁在位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裕仁發布「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因美國干涉,裕仁戰後免除審判,天皇製得到保留。
第九位
巴西爾二世(958年-1025年12月15日),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第十一位皇帝(962年-1025在位),在位時間長達62年。
巴西爾二世統治期間,為拜占庭帝國第二次黃金時期。他於公元1018年滅亡了盛極一時的保加利亞第一王國。同時,還重申了羅曼努斯保護小農的法律,此舉緩和了國內的矛盾。
第十位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在位61年。
玄燁在位期間,革除舊制,施行新政,勤於國事,好學不倦,禦敵入侵,山河一統,治河重農,提倡文教,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領土完整。並且對內實行德治,發展生產,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十位君主
第一位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自號太陽王,波旁王朝法國國王(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及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個月,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迪普萊西·德·黎塞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第二位
拉瑪九世(1927年12月5日-2016年10月13日),即普密蓬·阿杜德,中文名鄭固。泰王國曼谷王朝第9位國王(1946年6月9日-2016年10月13日在位)。
拉瑪九世歷來在政治上嚴格保持中立,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為避免國家陷入進一步的動亂,他也曾經出面介入調停,並由此獲得泰國民眾的尊敬和愛戴,被視為立場公正的「最終仲裁者」。
第三位
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斯登大公(1858年11月12日-1929年2月11日在位)。在位達70年2個月。
約翰二世1866年出兵參與普奧戰爭,支持奧地利,但其部隊尚未投入戰場時,奧軍已於薩多瓦戰役中戰敗。約翰二世遂於1868年廢除軍隊,宣布列支敦斯登成為永久中立國。
第四位
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霍爾米茲德二世遺腹子,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國王(309年-379年)。
沙普爾二世統治時期,為薩珊王朝第一個黃金時代。在東線,他與各自為政的貴霜王公們作戰,最終將他們臣服,並使之成為以後對外戰爭的盟友。在西線,他向羅馬帝國宣戰,並最終以勝利者的身份與羅馬實現和平,此時他已經建立起薩珊王朝在亞洲的霸權。
第五位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帝國及奧匈帝國皇帝(1848年12月2日-1916年11月21日),19世紀到20世紀初中歐和南歐的統治者。
1848年12月,約瑟夫一世承襲伯父費迪南一世之帝位。即位初,以恢復「奧地利帝國的統一」為名,實行「新專制主義」,加強對各民族地區的統治。1849年勾結沙皇俄國鎮壓匈牙利民族運動。1859年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被撒丁王國和法國戰敗,喪失對倫巴底的統治。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後,宣布退出德意志邦聯。1867年,與匈牙利貴族妥協,建立兩元制的奧匈帝國,兼任匈牙利國王。1879年與德意志帝國簽訂秘密軍事同盟條約。1882年締結德、奧、意三國同盟,對抗法俄協定。十九世紀後期,加緊對巴爾幹擴張,加深和俄國的矛盾。1914年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在德國支持下,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六位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 ),現任英國溫莎王朝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會最高首領。
伊麗莎白二世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2016年6月,《福布斯》公布,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伊麗莎白二世排名第29位。
第七位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英國漢諾威王朝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印度女皇(1876年-1901年在位)。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是英國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此時,英國加大殖民擴張,在一定範圍內建立和佔領了很多殖民地。她在位的幾十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頂尖、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
第八位
裕仁(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3年。
裕仁在位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裕仁發布「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因美國干涉,裕仁戰後免除審判,天皇製得到保留。
第九位
巴西爾二世(958年-1025年12月15日),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第十一位皇帝(962年-1025在位),在位時間長達62年。
巴西爾二世統治期間,為拜占庭帝國第二次黃金時期。他於公元1018年滅亡了盛極一時的保加利亞第一王國。同時,還重申了羅曼努斯保護小農的法律,此舉緩和了國內的矛盾。
第十位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在位61年。
玄燁在位期間,革除舊制,施行新政,勤於國事,好學不倦,禦敵入侵,山河一統,治河重農,提倡文教,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領土完整。並且對內實行德治,發展生產,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