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說,患抑鬱症的都是好人,壞人是不可能患抑鬱症的,郭德綱老師沒有從事心理學工作,但在這一點上可謂同樣能洞悉人性。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抑鬱症,包括容易有抑鬱情緒的人,都是因為經常壓抑,特別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壓抑自己的憤怒,於是這些負面情緒開始轉向「攻擊」自己。
而「攻擊」的方式就是懊悔、自責、自我反思,而這些恰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的標配。
關於聽話、懂事,網上有很多深入人心的「雞湯段子」,比如,聽話就會很多人的話,懂事就會懂不該懂的事;
再比如,人啊!越懂事,越沒有人疼,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忽視了你,你也不會生氣,更不會無理取鬧。
聽話、懂事的養育本身就有問題與聽話、懂事相對應的養育是愛與自由,給予孩子愛與自由,在該滿足的時候,給他滿足,不留下匱乏,因為匱乏往往就是心理問題的根源。
在生活中,為什麼有一些人,別人對她稍微好一點,她就感覺這個人是全世界最好的,自己就需要「以身相許」,這種感覺和背後的心理反應邏輯,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有。
因為他(她)太懂事了,別人的滴水之恩,他(她)都想湧泉相報,可經常是別人並沒有認為那是恩情,那隻不過是一個正常的人際互動罷了,可是他(她)不這樣認為。
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性,可她總是遇人不淑,而梳理她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發現,她小時候她缺愛了。
爸爸媽媽重男輕女,於是她要做一個乖乖女,在家裡要賢良淑德,幫助媽媽做飯,給弟弟洗衣服,整理書包……,而自己一直在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因為在爸爸媽媽看來,那些想法和需求是不聽話,不懂事的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給予她的愛,是需要她用聽話、懂事來換取的,聽話、懂事是她用來獲得爸爸媽媽愛與關注的一種方式,並非是她真正理解了一些道理,發自內心的想那樣做。
於是她一直處在缺愛的狀態里,於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當有一個人因為她的相貌,或者其他特徵給予她一點愛的時候,她那個熟悉的心理反應又會被觸發。
「她對我好,我應該報答」,我應該聽他的。可是沒有過多久,她就發現了,對方不是真正的愛她。但是當下一次有其他男性給予她一點點愛時,她又會同樣的反應。
於是她總處於一個遇人不淑的惡性循環中,除非她跳出來看見自己的人生真相,改變才有可能。聽話、懂事,使得一個人發展出了虛假自我聽話、懂事往往是站在父母等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的角度,簡單、粗暴的讓孩子服從,而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壓抑孩子的真實需求,使得他們發展出虛假自我。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源於他扭曲真相,以至於活得不真實,即他活在虛假中,有一個虛假自我。
虛假自我最大的特徵就是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去迎合外在的權威人物,比如父母、老師一味的要求孩子聽話、懂事。
從小在父母、老師跟前聽話、懂事,長大後在同事、老闆、朋友跟前亦是同樣的反應,同樣的互動方式,於是一直在壓抑自己,甚至壓抑的都麻木了。
父母、老師等作為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孩子會認為父母、老師說什麼都是對的,既然父母、老師說的都是對的,那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孩子就會認為不應該有,有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比如,父母總是會評判孩子的各種需求和想法,「你這麼想,你有這樣的需求,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這樣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會憑空消失,既然不能表達,不能滿足,那就只能壓抑,但凡是壓抑的都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表現出來,抑鬱就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而抑鬱不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嗎?一個成年人之所以這樣,不就是一個心理反應習慣一直在延續嗎?
處在真實自體中的人,可以為自己,也有能力為別人,因為他們內心是飽滿的,可是一個處於虛假自體中的人,他們內心是匱乏的,既然內心是匱乏的,那麼他們愛人的能力就很弱,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聽話、懂事,很有禮貌,但是你感覺他們不真實,不真誠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己過的不快樂,不高興,他們壓抑。所以為人父母,不要簡單粗暴的讓你的孩子聽話、懂事。
一個真實又有活力的孩子一定不會是安安靜靜,總聽一些人要求的,一個富有激情,幸福、快樂的成年人更不會是經常壓抑自己,敏銳地覺察他人情緒的懂事之人!
想讓一個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讓他聽話、懂事就好了
曾幾何時,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說,患抑鬱症的都是好人,壞人是不可能患抑鬱症的,郭德綱老師沒有從事心理學工作,但在這一點上可謂同樣能洞悉人性。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抑鬱症,包括容易有抑鬱情緒的人,都是因為經常壓抑,特別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壓抑自己的憤怒,於是這些負面情緒開始轉向「攻擊」自己。
而「攻擊」的方式就是懊悔、自責、自我反思,而這些恰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的標配。
關於聽話、懂事,網上有很多深入人心的「雞湯段子」,比如,聽話就會很多人的話,懂事就會懂不該懂的事;
再比如,人啊!越懂事,越沒有人疼,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忽視了你,你也不會生氣,更不會無理取鬧。
聽話、懂事的養育本身就有問題
與聽話、懂事相對應的養育是愛與自由,給予孩子愛與自由,在該滿足的時候,給他滿足,不留下匱乏,因為匱乏往往就是心理問題的根源。
在生活中,為什麼有一些人,別人對她稍微好一點,她就感覺這個人是全世界最好的,自己就需要「以身相許」,這種感覺和背後的心理反應邏輯,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有。
因為他(她)太懂事了,別人的滴水之恩,他(她)都想湧泉相報,可經常是別人並沒有認為那是恩情,那隻不過是一個正常的人際互動罷了,可是他(她)不這樣認為。
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性,可她總是遇人不淑,而梳理她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發現,她小時候她缺愛了。
爸爸媽媽重男輕女,於是她要做一個乖乖女,在家裡要賢良淑德,幫助媽媽做飯,給弟弟洗衣服,整理書包……,而自己一直在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因為在爸爸媽媽看來,那些想法和需求是不聽話,不懂事的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給予她的愛,是需要她用聽話、懂事來換取的,聽話、懂事是她用來獲得爸爸媽媽愛與關注的一種方式,並非是她真正理解了一些道理,發自內心的想那樣做。
於是她一直處在缺愛的狀態里,於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當有一個人因為她的相貌,或者其他特徵給予她一點愛的時候,她那個熟悉的心理反應又會被觸發。
「她對我好,我應該報答」,我應該聽他的。可是沒有過多久,她就發現了,對方不是真正的愛她。但是當下一次有其他男性給予她一點點愛時,她又會同樣的反應。
於是她總處於一個遇人不淑的惡性循環中,除非她跳出來看見自己的人生真相,改變才有可能。
聽話、懂事,使得一個人發展出了虛假自我
聽話、懂事往往是站在父母等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的角度,簡單、粗暴的讓孩子服從,而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壓抑孩子的真實需求,使得他們發展出虛假自我。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源於他扭曲真相,以至於活得不真實,即他活在虛假中,有一個虛假自我。
虛假自我最大的特徵就是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去迎合外在的權威人物,比如父母、老師一味的要求孩子聽話、懂事。
從小在父母、老師跟前聽話、懂事,長大後在同事、老闆、朋友跟前亦是同樣的反應,同樣的互動方式,於是一直在壓抑自己,甚至壓抑的都麻木了。
父母、老師等作為孩子心中的權威人物,孩子會認為父母、老師說什麼都是對的,既然父母、老師說的都是對的,那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孩子就會認為不應該有,有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比如,父母總是會評判孩子的各種需求和想法,「你這麼想,你有這樣的需求,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這樣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會憑空消失,既然不能表達,不能滿足,那就只能壓抑,但凡是壓抑的都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表現出來,抑鬱就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而抑鬱不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嗎?一個成年人之所以這樣,不就是一個心理反應習慣一直在延續嗎?
處在真實自體中的人,可以為自己,也有能力為別人,因為他們內心是飽滿的,可是一個處於虛假自體中的人,他們內心是匱乏的,既然內心是匱乏的,那麼他們愛人的能力就很弱,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聽話、懂事,很有禮貌,但是你感覺他們不真實,不真誠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己過的不快樂,不高興,他們壓抑。所以為人父母,不要簡單粗暴的讓你的孩子聽話、懂事。
一個真實又有活力的孩子一定不會是安安靜靜,總聽一些人要求的,一個富有激情,幸福、快樂的成年人更不會是經常壓抑自己,敏銳地覺察他人情緒的懂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