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早教專家調查:幼兒每天攝入250毫克,達到需要量的30%到40%左右。小學生每天攝入300到340毫克,達到需求量的36%到42%。中學生攝入的是380到420,達到所需要量的32%到35%。總體來講,我們日常生活鈣的攝入僅滿足所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大人小孩亦是。
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補充多少的鈣?· 半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300毫克的鈣
孩子在半歲以前吃的食物需要特別謹慎,這個時候孩子每天只可以喝母乳或奶粉,因此孩子攝入鈣的來源只有喝奶。
半歲以前的孩子每天需要補充三百毫克的鈣,家長要控制好鈣的量,不要過多給孩子補充。在奶粉的包裝喝上,會標有鈣的量,家長需要準確控制好數量。
· 一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400毫克的鈣
半歲到一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補充的鈣量要多一些,是四百毫克。這個時候家長想要給孩子補充鈣,只需要通過奶粉來補充就可以,家張每天個孩子喝七百毫升的母乳,就可以達到四百毫克的鈣量。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吃輔食了,如果孩子攝入奶粉的量不夠,家長也可以通過其他的食物來給孩子補鈣。
· 三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600毫克的鈣
一歲以上的孩子飲食上已經漸漸開始偏向成人化,孩子會吃一些大人吃的食物。而這個年齡的孩子,補鈣的含量也會增加,每天需要補充六百毫克的鈣量。家長可以給孩子多次一些補鈣的食物,乳製品、芝麻、豆製品等都富含大量的鈣元素。
關於孩子缺鈣,家長有哪些誤區?有哪些補鈣方式是錯誤的?
1、只重視花錢買各種鈣片 / 鈣劑
平常飲食多加註意,保證食物多元化,真的不需要再花錢在鈣補充劑上面了。如果小朋友特別挑食或者家長特別緊張,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者營養師專業意見。
補鈣可不是鈣越多越好哦,要剛剛好。過多的鈣質影響鐵和鋅的吸收。鈣補充劑還可能引起脹氣、放屁、便秘等腸胃不息的。
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補充鈣劑,要注意:鈣的吸收率是有限制的,最好每次 200~300 毫克就好,每天分 2~3 次服用比一天集中一次性服用,更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2、盲目追捧高鈣零食
標榜著「高鈣」的含乳飲料和餅乾等零食,特別能吸引家長眼球。而事實上,這些食品往往只是商家推銷的噱頭。
對於純牛奶,「高鈣奶」多出來的那一點點鈣,只佔它原本就富含的鈣的一點點而已,不值得花更貴的價格。
對於乳飲料,聲稱添加維生素 A 維生素 D 和鈣的,則要重視「飲料」二字。孩子要儘可能地限制添加糖、甜飲料,糖吃得多了,這額外加的一點點鈣真的沒有意義。
對於「高鈣」餅乾或麵包,常常含糖不少、鹽分也比較高。太甜或者太咸,都會破壞小朋友味蕾,吃東西口味越來越重。
這些零食要迎合兒童,通常添加糖和油脂也爆表,一不小心就吃掉過多熱量,小胖子就是這樣養成的。
3、相信豬骨湯魚湯補鈣
豬骨和魚骨中的鈣質,非常不易溶解於水,因此湯裡面的鈣質微乎其微。
4.國外的補鈣產品,一定比國內的好
有些家長會在平時給孩子吃一些補充鈣,補充維生素的兒童保健品。而且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保健品時,會選擇購買進口的外國產品,認為國外的產品更安全,更有效。
家長這樣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國外的產品更適合西方人,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體質。
5.孩子只需要補鈣,不需要補充其他元素
孩子身體缺鈣並不是只缺鈣,孩子缺鈣也是缺維生素D,家長在給孩子補鈣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否則孩子缺少維生素D,身體還是會缺鈣。
孩子缺少維生素D是因為缺少陽光照射,也就是曬太陽。家長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曬一會太陽,補充孩子身體中必須的元素。
孩子缺鈣會出現哪些表現?
1.孩子情緒起伏大,經常煩躁哭喊
孩子缺鈣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經常哭鬧,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不老實,經常半夜醒來,然後開始大哭。
孩子睡覺的時間要比大人長很多,年齡越小的孩子睡覺時間越長。兩個月的孩子每天要睡18個小時至20個小時,一歲的孩子每天要睡15個小時,兩歲的孩子每天14個小時。而孩子不愛睡覺,情緒焦躁,就很好的說明了孩子身體已經缺鈣了。
2. 不愛吃飯,經常挑食,有厭食的情況
孩子都是非常貪吃的,特別是在小的時候,很沒有節制,看到任何東西都想要放到嘴裡。孩子缺鈣會出現這樣的表現,在某一段時間,對食物不感興趣,而且對吃飯不積極,到了吃飯的時間,還需要家長來催促才可以吃飯。同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挑食,平時喜歡吃的菜突然不吃了,出現抵觸的情況。
3.牙齒出現鬆動情況,生長速度緩慢
牙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牙齒的質量不好,便會影響到食慾,影響到身體的發育以及身體健康。
孩子缺鈣時,牙齒會變軟出現鬆動的情況,生長的速度也變得非常慢,而且形狀也很難看,上牙與下牙對不上等等。牙齒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發現孩子有牙齒鬆動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補鈣。
當孩子身體出現這些情況時,家長不要過於慌張,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查看是否真是缺鈣導致的,如果身體不缺鈣卻強補,對孩子的身體也沒有好處,所以,一切還需醫生確診,再做下一步補充打算,這樣更安全一些。
寶寶補鈣有講究,看看你補對了嗎?
根據早教專家調查:幼兒每天攝入250毫克,達到需要量的30%到40%左右。小學生每天攝入300到340毫克,達到需求量的36%到42%。中學生攝入的是380到420,達到所需要量的32%到35%。總體來講,我們日常生活鈣的攝入僅滿足所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大人小孩亦是。
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補充多少的鈣?
· 半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300毫克的鈣
孩子在半歲以前吃的食物需要特別謹慎,這個時候孩子每天只可以喝母乳或奶粉,因此孩子攝入鈣的來源只有喝奶。
半歲以前的孩子每天需要補充三百毫克的鈣,家長要控制好鈣的量,不要過多給孩子補充。在奶粉的包裝喝上,會標有鈣的量,家長需要準確控制好數量。
· 一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400毫克的鈣
半歲到一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補充的鈣量要多一些,是四百毫克。這個時候家長想要給孩子補充鈣,只需要通過奶粉來補充就可以,家張每天個孩子喝七百毫升的母乳,就可以達到四百毫克的鈣量。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吃輔食了,如果孩子攝入奶粉的量不夠,家長也可以通過其他的食物來給孩子補鈣。
· 三歲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600毫克的鈣
一歲以上的孩子飲食上已經漸漸開始偏向成人化,孩子會吃一些大人吃的食物。而這個年齡的孩子,補鈣的含量也會增加,每天需要補充六百毫克的鈣量。家長可以給孩子多次一些補鈣的食物,乳製品、芝麻、豆製品等都富含大量的鈣元素。
關於孩子缺鈣,家長有哪些誤區?有哪些補鈣方式是錯誤的?
1、只重視花錢買各種鈣片 / 鈣劑
平常飲食多加註意,保證食物多元化,真的不需要再花錢在鈣補充劑上面了。如果小朋友特別挑食或者家長特別緊張,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者營養師專業意見。
補鈣可不是鈣越多越好哦,要剛剛好。過多的鈣質影響鐵和鋅的吸收。鈣補充劑還可能引起脹氣、放屁、便秘等腸胃不息的。
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補充鈣劑,要注意:鈣的吸收率是有限制的,最好每次 200~300 毫克就好,每天分 2~3 次服用比一天集中一次性服用,更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2、盲目追捧高鈣零食
標榜著「高鈣」的含乳飲料和餅乾等零食,特別能吸引家長眼球。而事實上,這些食品往往只是商家推銷的噱頭。
對於純牛奶,「高鈣奶」多出來的那一點點鈣,只佔它原本就富含的鈣的一點點而已,不值得花更貴的價格。
對於乳飲料,聲稱添加維生素 A 維生素 D 和鈣的,則要重視「飲料」二字。孩子要儘可能地限制添加糖、甜飲料,糖吃得多了,這額外加的一點點鈣真的沒有意義。
對於「高鈣」餅乾或麵包,常常含糖不少、鹽分也比較高。太甜或者太咸,都會破壞小朋友味蕾,吃東西口味越來越重。
這些零食要迎合兒童,通常添加糖和油脂也爆表,一不小心就吃掉過多熱量,小胖子就是這樣養成的。
3、相信豬骨湯魚湯補鈣
豬骨和魚骨中的鈣質,非常不易溶解於水,因此湯裡面的鈣質微乎其微。
4.國外的補鈣產品,一定比國內的好
有些家長會在平時給孩子吃一些補充鈣,補充維生素的兒童保健品。而且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保健品時,會選擇購買進口的外國產品,認為國外的產品更安全,更有效。
家長這樣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國外的產品更適合西方人,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體質。
5.孩子只需要補鈣,不需要補充其他元素
孩子身體缺鈣並不是只缺鈣,孩子缺鈣也是缺維生素D,家長在給孩子補鈣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否則孩子缺少維生素D,身體還是會缺鈣。
孩子缺少維生素D是因為缺少陽光照射,也就是曬太陽。家長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曬一會太陽,補充孩子身體中必須的元素。
孩子缺鈣會出現哪些表現?
1.孩子情緒起伏大,經常煩躁哭喊
孩子缺鈣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經常哭鬧,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不老實,經常半夜醒來,然後開始大哭。
孩子睡覺的時間要比大人長很多,年齡越小的孩子睡覺時間越長。兩個月的孩子每天要睡18個小時至20個小時,一歲的孩子每天要睡15個小時,兩歲的孩子每天14個小時。而孩子不愛睡覺,情緒焦躁,就很好的說明了孩子身體已經缺鈣了。
2. 不愛吃飯,經常挑食,有厭食的情況
孩子都是非常貪吃的,特別是在小的時候,很沒有節制,看到任何東西都想要放到嘴裡。孩子缺鈣會出現這樣的表現,在某一段時間,對食物不感興趣,而且對吃飯不積極,到了吃飯的時間,還需要家長來催促才可以吃飯。同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挑食,平時喜歡吃的菜突然不吃了,出現抵觸的情況。
3.牙齒出現鬆動情況,生長速度緩慢
牙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牙齒的質量不好,便會影響到食慾,影響到身體的發育以及身體健康。
孩子缺鈣時,牙齒會變軟出現鬆動的情況,生長的速度也變得非常慢,而且形狀也很難看,上牙與下牙對不上等等。牙齒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發現孩子有牙齒鬆動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補鈣。
當孩子身體出現這些情況時,家長不要過於慌張,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查看是否真是缺鈣導致的,如果身體不缺鈣卻強補,對孩子的身體也沒有好處,所以,一切還需醫生確診,再做下一步補充打算,這樣更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