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2年,山東濟州五萬人的金兵大營,篝火映川,笳鼓悲鳴。主營內正自燈紅酒綠,隱隱一陣牛羊膻腥之氣。
正在此時,傳令兵匆匆趕來跪稟道:「大人,營外有故人來訪,說有緊急軍情相告!」聽說有軍情,張安國從幾個金將下首打著酒嗝,搖搖晃晃站了起來。剛走到營門,只見一個高大威猛的人策馬而來。
來人相貌,有詞贊曰:「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宋陳亮語),張安國的小心臟突然砰砰直跳,還來不及反應,已被來人一把提起,扔到馬上捆縛起來。隨行五十人一邊齊聲大呼:「宋軍十萬就要打過來了!」一邊催馬而去,動員舊部萬餘人相隨,金兵追之不及。這支敢死隊一路束馬銜枚,忍飢挨餓,晝夜不停,將張安國押赴南宋明正典刑。
敢死隊長何許人也?就是後世譽為詞壇飛將軍的辛棄疾。2此前一年,金主完顏亮興兵征伐南宋,不料後院起火,從弟完顏雍在東京遼陽反叛稱帝,加之采石磯大敗,軍心動搖,完顏亮在前線被部將刺殺。一時間,天下無主,中原空虛,各地起義烽火燎原。辛棄疾乘時而起,帶領2000名壯士,投奔了山東起義軍首領耿京,被任命為掌書記(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起義軍招降納叛,強盛時有20萬之眾,但不免泥沙俱下,混進了一些投機分子。
辛棄疾帶來的一個叫義端的和尚頭目,將帥印偷走投敵。耿京大怒,要殺辛棄疾,辛棄疾說:「給我三天時間,如果不把人帶回來,我再死不遲!」立下軍令狀後,他單人獨馬,在第三天提回了義端的人頭和帥印,得到了耿京的充分信任。
面對金兵圍剿的危急形勢,耿京對辛棄疾委以重任,派他到南宋朝廷爭取編製待遇。不想變生肘腋,部將張安國叛變,殺了帶頭大哥耿京投降金國,起義軍頓時土崩瓦解。 辛棄疾這次斬首行動,既是私怨,更是國讎。「壯聲英概」,令「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辛棄疾後來回憶這段「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的歲月,猶自感慨不已。但他哪裡知道,這已經是他戎馬生涯的最高光時刻了。3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當時的聖天子是以莫須有罪名殺了岳飛的宋高宗,害怕金人有如驚弓之鳥,雖授予辛棄疾江陰簽判一職(相當於市政府秘書長),但將隨同他南下的義軍就地解散安置。繼任的宋孝宗,雖有恢復之志,但長期受宋高宗約束。
辛棄疾在地方政府任職也不安分,利用空閑時間,寫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大計。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證明了自己不但是個浴血疆場的勇士,還是個眼光獨到的軍事奇才。
遺憾的是,宋孝宗喜歡柔順聽話的臣下,對他來說,辛棄疾是頭套不上項圈的猛虎,搞不好就會反噬其主,不能給他亮劍的機會。不過辛棄疾也像李雲龍一樣,是個逮到機會就要折騰的主。公元1175年,茶商不堪苛捐雜稅,以賴文政為首聚眾作亂,朝廷先後調換三任提刑(相當於公安廳廳長)、動用上萬兵力圍剿,也沒能控制局勢。宰相葉衡推薦辛棄疾任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寇」。他到達贛州後,採取重兵圍困、多路協作、招安分化等方式,誘殺了賴文政,輕鬆平定了歷時半年的茶商之亂。
辛棄疾自知「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在一次服從組織安排去下一站時,他寫下了蕩氣迴腸的名篇《摸魚兒.淳熙己亥· 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4公元1180年,辛棄疾調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鑒於湖南盜患嚴重,武備空虛,他向朝廷申請在長沙創建飛虎軍,花費巨大,動以萬計。樞密院彈劾辛棄疾聚斂民財,以至於宋孝宗降下御前金字牌,勒令停建。辛棄疾藏起金牌,責令施工單位加快進度。
營寨將成,適逢秋雨連綿,下屬報告瓦不夠用,辛棄疾馬上命令發出公告,一百文錢換每家檐前瓦二十片,當時三百文已經可以買一袋好米了,老百姓聽說這種好事,爭先恐後把瓦背到軍營來。辛棄疾的智慧才幹和應變擔當,可見一斑。
飛虎軍建成之後,雄鎮一方,盜賊不起,百姓安寧。不過建軍大業剛剛完成,朝廷就起了疑忌,調任他為兩浙西路提點刑獄。
文學史上,或許是風格迥異的緣故,李白與杜甫結識往來,沒留下什麼好詩。但同是主戰派、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陳亮(字同甫),1188年相會於風雪之中的信州鵝湖,堪稱佳話。十天里,兩人對酒當歌,縱論時事,一首雄壯高昂、沉鬱頓挫的千古名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就此誕生: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在輾轉地方任職期間,辛棄疾不依常規的工作作風,自然屢次被罷官、投閑置散,嗜殺、好色、貪財的罪名,常常如茅廁里的綠蒼蠅揮之不去。
頂著殺人狂魔的外號,他所到之處,盜賊絕跡;用紅巾翠袖為他擦英雄淚的,先後有三任夫人,侍女有名可考者六人;他購買興建的帶湖莊園「稼軒」,據好朋友、一代大儒朱熹說,是房屋百間、松竹連雲。
5山美水美人更美,換了一般的小朋友,已經可以愉快的玩耍了。可是稼軒居士不,他指天罵地,拿長刀重劍的手,寫起詞來也是縱橫博大、力透紙背:「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本是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才,四十多年宦海沉浮,「在朝不過老從官,在外不過江南一連帥」(宋謝枋得語),生生被逼成了「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宋劉克莊語)的一代詞人,辛棄疾裹著單薄的布被,秋夜夢醒時,有沒有懷疑自己的前世,就是漢之飛將軍李廣呢?
四百多年後,康熙皇帝評價說:「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
公元1205年,憑藉裙帶關係上位的宰相韓侂胄,深感地位不穩,於是鼓吹北伐以轉移大家對他的惡感。辛棄疾被重新起用為鎮江知府,他派人詳細偵察金國兵騎數量、駐紮地點、將帥姓名,物資位置等,並擬招募沿邊士丁以應敵。見宋軍準備不足,輕敵冒進,他不由得憂心忡忡,寫下了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韓侂胄掛羊頭賣狗肉,只是要借用辛棄疾作為主戰派的金字招牌,對他提出的軍事建議,一概不聽。北伐失敗,人心盡失,作為議和條件,韓侂胄的腦袋從南宋搬到了金國。
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公元1207年秋,辛棄疾病逝,享年68歲。臨終前,猶自大呼:「殺賊!殺賊!殺賊啊!」身後家無餘財,僅遺詩詞奏議、雜著書集。
辛棄疾的一生悲壯史詩,讓人不忍卒讀
11162年,山東濟州五萬人的金兵大營,篝火映川,笳鼓悲鳴。主營內正自燈紅酒綠,隱隱一陣牛羊膻腥之氣。
正在此時,傳令兵匆匆趕來跪稟道:「大人,營外有故人來訪,說有緊急軍情相告!」聽說有軍情,張安國從幾個金將下首打著酒嗝,搖搖晃晃站了起來。剛走到營門,只見一個高大威猛的人策馬而來。
來人相貌,有詞贊曰:「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宋陳亮語),張安國的小心臟突然砰砰直跳,還來不及反應,已被來人一把提起,扔到馬上捆縛起來。隨行五十人一邊齊聲大呼:「宋軍十萬就要打過來了!」一邊催馬而去,動員舊部萬餘人相隨,金兵追之不及。這支敢死隊一路束馬銜枚,忍飢挨餓,晝夜不停,將張安國押赴南宋明正典刑。
敢死隊長何許人也?就是後世譽為詞壇飛將軍的辛棄疾。
2此前一年,金主完顏亮興兵征伐南宋,不料後院起火,從弟完顏雍在東京遼陽反叛稱帝,加之采石磯大敗,軍心動搖,完顏亮在前線被部將刺殺。一時間,天下無主,中原空虛,各地起義烽火燎原。
辛棄疾乘時而起,帶領2000名壯士,投奔了山東起義軍首領耿京,被任命為掌書記(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起義軍招降納叛,強盛時有20萬之眾,但不免泥沙俱下,混進了一些投機分子。
辛棄疾帶來的一個叫義端的和尚頭目,將帥印偷走投敵。耿京大怒,要殺辛棄疾,辛棄疾說:「給我三天時間,如果不把人帶回來,我再死不遲!」立下軍令狀後,他單人獨馬,在第三天提回了義端的人頭和帥印,得到了耿京的充分信任。
面對金兵圍剿的危急形勢,耿京對辛棄疾委以重任,派他到南宋朝廷爭取編製待遇。不想變生肘腋,部將張安國叛變,殺了帶頭大哥耿京投降金國,起義軍頓時土崩瓦解。
辛棄疾這次斬首行動,既是私怨,更是國讎。「壯聲英概」,令「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辛棄疾後來回憶這段「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的歲月,猶自感慨不已。但他哪裡知道,這已經是他戎馬生涯的最高光時刻了。
3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當時的聖天子是以莫須有罪名殺了岳飛的宋高宗,害怕金人有如驚弓之鳥,雖授予辛棄疾江陰簽判一職(相當於市政府秘書長),但將隨同他南下的義軍就地解散安置。繼任的宋孝宗,雖有恢復之志,但長期受宋高宗約束。
辛棄疾在地方政府任職也不安分,利用空閑時間,寫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大計。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證明了自己不但是個浴血疆場的勇士,還是個眼光獨到的軍事奇才。
遺憾的是,宋孝宗喜歡柔順聽話的臣下,對他來說,辛棄疾是頭套不上項圈的猛虎,搞不好就會反噬其主,不能給他亮劍的機會。不過辛棄疾也像李雲龍一樣,是個逮到機會就要折騰的主。
公元1175年,茶商不堪苛捐雜稅,以賴文政為首聚眾作亂,朝廷先後調換三任提刑(相當於公安廳廳長)、動用上萬兵力圍剿,也沒能控制局勢。宰相葉衡推薦辛棄疾任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寇」。他到達贛州後,採取重兵圍困、多路協作、招安分化等方式,誘殺了賴文政,輕鬆平定了歷時半年的茶商之亂。
辛棄疾自知「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在一次服從組織安排去下一站時,他寫下了蕩氣迴腸的名篇《摸魚兒.淳熙己亥· 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
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4公元1180年,辛棄疾調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鑒於湖南盜患嚴重,武備空虛,他向朝廷申請在長沙創建飛虎軍,花費巨大,動以萬計。樞密院彈劾辛棄疾聚斂民財,以至於宋孝宗降下御前金字牌,勒令停建。辛棄疾藏起金牌,責令施工單位加快進度。
營寨將成,適逢秋雨連綿,下屬報告瓦不夠用,辛棄疾馬上命令發出公告,一百文錢換每家檐前瓦二十片,當時三百文已經可以買一袋好米了,老百姓聽說這種好事,爭先恐後把瓦背到軍營來。辛棄疾的智慧才幹和應變擔當,可見一斑。
飛虎軍建成之後,雄鎮一方,盜賊不起,百姓安寧。不過建軍大業剛剛完成,朝廷就起了疑忌,調任他為兩浙西路提點刑獄。
文學史上,或許是風格迥異的緣故,李白與杜甫結識往來,沒留下什麼好詩。但同是主戰派、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陳亮(字同甫),1188年相會於風雪之中的信州鵝湖,堪稱佳話。十天里,兩人對酒當歌,縱論時事,一首雄壯高昂、沉鬱頓挫的千古名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就此誕生: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在輾轉地方任職期間,辛棄疾不依常規的工作作風,自然屢次被罷官、投閑置散,嗜殺、好色、貪財的罪名,常常如茅廁里的綠蒼蠅揮之不去。
頂著殺人狂魔的外號,他所到之處,盜賊絕跡;用紅巾翠袖為他擦英雄淚的,先後有三任夫人,侍女有名可考者六人;他購買興建的帶湖莊園「稼軒」,據好朋友、一代大儒朱熹說,是房屋百間、松竹連雲。
5山美水美人更美,換了一般的小朋友,已經可以愉快的玩耍了。可是稼軒居士不,他指天罵地,拿長刀重劍的手,寫起詞來也是縱橫博大、力透紙背:「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本是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才,四十多年宦海沉浮,「在朝不過老從官,在外不過江南一連帥」(宋謝枋得語),生生被逼成了「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宋劉克莊語)的一代詞人,辛棄疾裹著單薄的布被,秋夜夢醒時,有沒有懷疑自己的前世,就是漢之飛將軍李廣呢?
四百多年後,康熙皇帝評價說:「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
公元1205年,憑藉裙帶關係上位的宰相韓侂胄,深感地位不穩,於是鼓吹北伐以轉移大家對他的惡感。辛棄疾被重新起用為鎮江知府,他派人詳細偵察金國兵騎數量、駐紮地點、將帥姓名,物資位置等,並擬招募沿邊士丁以應敵。見宋軍準備不足,輕敵冒進,他不由得憂心忡忡,寫下了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韓侂胄掛羊頭賣狗肉,只是要借用辛棄疾作為主戰派的金字招牌,對他提出的軍事建議,一概不聽。北伐失敗,人心盡失,作為議和條件,韓侂胄的腦袋從南宋搬到了金國。
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公元1207年秋,辛棄疾病逝,享年68歲。臨終前,猶自大呼:「殺賊!殺賊!殺賊啊!」身後家無餘財,僅遺詩詞奏議、雜著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