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我TM的何罪至此?」
馬文舉(隋驍果軍將領):「違棄宗廟,巡遊無度,征伐無休,荒淫無道,任用奸佞,不聽諫言,百姓死的死反的反,天下大亂,還說沒罪?」
楊廣:「我確實對不起百姓,但你們吃我的喝我的,榮華富貴都是我給的,你們這群白眼狼,搞我是幾個意思?今天這事是誰TM挑的頭?」
司馬德戡(隋武賁郎將):「天怒人怨,要殺你的何止一人?」
封德彝(隋內史舍人):「宇文化及要我總結你的罪狀,我念給你聽……」
楊廣:「你TM的一個讀書人,也跟他們這樣搞?」
一旁的裴虔通(隋通議大夫)聽不下去了,一刀砍了楊廣12歲的兒子楊杲,鮮血濺了楊廣一身。
楊廣:「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你TM拿刀斬我試試?給我拿毒酒來!」
眾人不允,令狐行達(隋驍果軍校尉)上前一把按倒楊廣。楊廣自行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以之勒死楊廣。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江都兵變,50歲的隋煬帝楊廣迎來人生末路。屠刀壓頸之時,楊廣仍保持著帝王的風度。要毒酒,要全屍,爭取著最後的尊嚴。
楊廣的「大隋帝國夢」,也隨著他與楊杲一起,胡亂塞進以床板拼湊的小棺材中。這是天才的隕落,也是瘋子的歸途。
蟄伏的天才皇子
在楊廣13歲的時候,大隋帝國建立,楊廣封晉王。
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上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朝野屬望。——《隋書》
長得帥氣、頭腦聰明、父母寵愛、熱愛學習、文采極好、為人穩重、聲望極佳,在魏徵等人編撰的《隋書》中,這是對少年楊廣的評價,人中龍鳳不外如是。
在楊廣20歲的時候,大隋攻打陳國,以楊廣為行軍元帥。
楊廣率領高熲、韓擒虎、賀若弼等飲馬長江,滅陳國。在拘捕斬決一干陳國貪官污吏之後,楊廣將府庫封存,資財分文不取,故而天下都稱「賢王」。
不久,江南高智慧叛亂。楊廣封揚州總管,坐鎮江都。
數年後,突厥寇邊,楊廣再次出任行軍元帥,統兵出靈武。
對於一個皇子來說,朝野之中的人際關係好,又有軍功在身,前途必是不可限量的。
但楊廣的前邊卻擋著一個皇太子楊勇,這使得他不得不蟄伏下來。
奪嫡之路,自古就是一條兇險之路。奪成了黃袍加身,奪不成滿門棄市。打打殺殺奪取皇位的事,楊廣是不幹的,天才自有天才的手段。
其一,禁慾。
楊廣總是一副坐懷不亂、清心寡欲的樣子,因為獨孤皇后看不得這些孩子們沉迷女色。
且不管他是真禁還是假禁,至少在獨孤皇后看起來,楊廣這孩子是相當不錯的。
太子楊勇則是鶯鶯燕燕雨露均沾,碰巧剛將愛妾的肚子搞大,太子妃就突然離世,這無形中就將一口「為了小妾殺原配」的大鍋給背在了身上。
其二,儉樸。
楊廣衣著儉樸,起居簡單。只此一項,就很合楊堅與獨孤皇后的胃口。
生活規律而又積極向上,一天到晚不是向韓擒虎討教用兵之道,就是與張衡縱談民生國策。於朝堂之上畢恭畢敬,於群臣之間恪守禮數,這樣的「五好青年」誰不愛?
太子楊勇則不懂收斂,老喜歡搞些奢靡之風。這還得了?這可是楊堅與獨孤皇后最反感的事情。
兩兄弟此消彼長之間,楊廣再使出「會哭的娃有奶喝」的殺招,在獨孤皇后那裡哭訴楊勇嫉賢妒能想謀害他,楊素、張衡等一干朝廷重臣則從旁煽風點火。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楊勇被廢,楊廣立為皇太子。
儲位之爭,本就沒有什麼高尚與卑鄙可言,所不同的只是手段高低,自古便是如此。楊廣蟄伏多年,於一夕間兵不血刃拿下儲位,自然離不開他天才般的運籌。
卓越的戰略遠見
35歲的時候,楊廣終於登上了帝位。
即位之後,賜死楊勇,軟禁楊秀(四弟),平叛楊諒(五弟),政治從來不是仁慈的,楊廣以雷霆手段展示出了帝王的殺伐果斷。
對於大多的帝王來說,誰才是他們的人生標杆?秦皇漢武!
試問哪一代雄主不想開疆擴土一統天下?楊廣在登上帝位後,所想到的就此一事,或者說,他早就這麼規划了。畢竟「大業」這個年號多多少少也透露了他的心事。
首要之事,就是實現「南北互通」。
開鑿運河,這是楊廣被後世所不齒的重要事件之一,都說他是為了游江都才搞運河,但這可能么?
如果說楊廣是個不學無術之人,單純為了遊玩而大興土木或許可能,但他顯然不是。
滅掉南陳之後,楊廣曾在江南經營了10年,對民生國策、軍國大計的理解,是高人一籌的。再說,如果只是為了下江都,那何必要將大運河搞到涿郡(今北京)?
我們且來看看,這大運河與楊廣的戰略有啥關係?
洛陽中心
楊廣即位後的第二年,就將都城從長安遷至洛陽,洛陽的重要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早在楊堅時期,隋朝就已在關中、中原等地修建超級糧倉。楊廣即位後,又再新建回洛倉、興洛倉等,這些國家級大糧倉都是建在洛陽邊上,是隋朝命脈所在。僅一個回洛倉,就能儲糧3.6億斤左右。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糧食。這是絕對的剛需,沒有糧食就不要妄談其他。開鑿運河的首要目的,就是方便運糧囤糧。
南至江都
江南富庶之地,少戰亂,隋朝多年經營,江南已成為天下的產糧基地。
在攻滅南陳後,楊廣坐鎮江南長達10年之久,「南糧北調」的策略他是有著深刻理解的。想讓北方吃飽,就要從江南調糧,物流提速沒有運河還真的不行。
北通涿郡
這是重中之重,也是楊廣的戰略規劃核心所在。因為在涿郡不遠處,有一個高句麗。
睡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要成就秦皇漢武那樣的豐功偉績,就得掃清六合蕩平八荒。要動高句麗,將是舉國之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物流起不來,拿什麼打仗?
算上「二期工程」的江南河,經過近7年的時間,五千多里的大運河總算鑿通了。
以我們後世的眼光看,這條流淌了1500年的大運河,不僅連接了長江、黃河,也連通了淮河、海河,擔負了歷朝歷代國家物流的重任,可謂蔭澤千古。
楊廣的皇圖霸業夢,是開疆擴土。要開疆擴土,首要任務則是要將全國的「一盤棋」給盤活,楊廣做到了。
但是,楊廣所付出的代價太大。
在戰略規划上,楊廣是高瞻遠矚的。但在戰略執行落地的時候,楊廣玩砸了。
帝王的戰略規劃都是從帝國的格局出發,講的是一戰定乾坤。百姓的人生規劃,無非就是柴米油鹽,講的是衣食住行無所憂。這是帝王與百姓之間不可跨越的一道鴻溝,楊廣在這溝里翻船了。
所謂的「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正是如此。
開鑿大運河,用工超過五百萬人,其中一半人的命丟在了水裡。加上貪官酷吏的摧殘,社會矛盾日益凸顯。百姓哪管你什麼戰略不戰略,只知道被抓了壯丁,只知道每天都要到大運河裡賣命。
這TM的誰干?
三次出兵高句麗
運河通了,軍備物流搞定了,萬事俱備,是該搞一手大的了。
早在楊堅在位時,高句麗就曾多次襲擊隋朝東北邊疆,不管是楊堅還是楊廣,對此都是不能容忍的。
征高句麗,為了出一口惡氣,也為了建不世之功的帝業之心。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楊廣第一次御駕東征。
此時的楊廣,確實是有些癲狂了。
但楊廣還是不能停下腳步,因為他發覺大隋王朝的局面已漸漸失控。民間疾苦,屢有反叛,百姓要是如此鬧下去可不行。
政治,從來都是權謀之術,楊廣必須要堅定不移攻伐高句麗。你們想鬧我了解,但你們能不能先跟著我去把高句麗幹了再說?
通過發動戰爭以統一陣線統一思想,自古以來就是解決內部矛盾的上上之策。
可惜,楊廣第一次東征就敗了,而且慘敗!
第二次,第三次,已陷入癲狂的楊廣在三年之內三次御駕東征,期間還碰上楊玄感造反。
從高句麗回來之後,楊廣發現國內事態已經完全失控。
天才的崩潰
能被稱為「天才」者,往往自負。
自負之人,往往脆弱。
楊廣贏了奪嫡之爭,滅吐谷渾、討占城、征契丹、降流求、改革官制、修訂法律、增設進士科,樁樁件件都幹得漂亮,卻在高句麗戰場上栽了跟頭,在國家戰略的實行上徹底得罪了百姓,這樣的失敗他承受不起。
或許這時的楊廣會想起高熲、賀若弼、宇文弼,或許楊廣會在某個時刻後悔著沒有聽進去他們反對的聲音。
但如若他們能夠再活過來,估摸著也是再死一次的下場,因為天才的極致,就是自負的獨斷。
更打擊他的,還在後頭。
楊廣或許沒想到,他賜死大哥,囚禁弟弟,他最信任的老表李淵居然也在謀他的江山,這還真是一種諷刺。
移駕江都後的楊廣,從此縱情聲色。皇圖霸業夢,見TM的鬼去吧,老子不幹了!
楊廣崩潰了,隨著他而崩塌的,是短暫的大隋帝國。
如若楊廣肯走得慢些,等一等百姓,也不至於「步子跨大了扯著蛋」。
如若楊廣在東征高句麗時一戰功成,也不至於讓隋朝內部矛盾放大至不可收拾。
如若楊廣不那麼「天才式偏執」,也不至於成為癲狂的瘋子。
如若楊廣的戰略規劃能夠不那麼粗暴地完全實現落地,誰又能說他不會成為後世帝王的另一個標杆呢?
可惜,歷史從來都沒有如果。
楊廣之死:一個具有卓越戰略遠見的天才,如果不成功便成瘋子
楊廣:「我TM的何罪至此?」
馬文舉(隋驍果軍將領):「違棄宗廟,巡遊無度,征伐無休,荒淫無道,任用奸佞,不聽諫言,百姓死的死反的反,天下大亂,還說沒罪?」
楊廣:「我確實對不起百姓,但你們吃我的喝我的,榮華富貴都是我給的,你們這群白眼狼,搞我是幾個意思?今天這事是誰TM挑的頭?」
司馬德戡(隋武賁郎將):「天怒人怨,要殺你的何止一人?」
封德彝(隋內史舍人):「宇文化及要我總結你的罪狀,我念給你聽……」
楊廣:「你TM的一個讀書人,也跟他們這樣搞?」
一旁的裴虔通(隋通議大夫)聽不下去了,一刀砍了楊廣12歲的兒子楊杲,鮮血濺了楊廣一身。
楊廣:「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你TM拿刀斬我試試?給我拿毒酒來!」
眾人不允,令狐行達(隋驍果軍校尉)上前一把按倒楊廣。楊廣自行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以之勒死楊廣。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江都兵變,50歲的隋煬帝楊廣迎來人生末路。屠刀壓頸之時,楊廣仍保持著帝王的風度。要毒酒,要全屍,爭取著最後的尊嚴。
楊廣的「大隋帝國夢」,也隨著他與楊杲一起,胡亂塞進以床板拼湊的小棺材中。這是天才的隕落,也是瘋子的歸途。
蟄伏的天才皇子
在楊廣13歲的時候,大隋帝國建立,楊廣封晉王。
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上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朝野屬望。——《隋書》
長得帥氣、頭腦聰明、父母寵愛、熱愛學習、文采極好、為人穩重、聲望極佳,在魏徵等人編撰的《隋書》中,這是對少年楊廣的評價,人中龍鳳不外如是。
在楊廣20歲的時候,大隋攻打陳國,以楊廣為行軍元帥。
楊廣率領高熲、韓擒虎、賀若弼等飲馬長江,滅陳國。在拘捕斬決一干陳國貪官污吏之後,楊廣將府庫封存,資財分文不取,故而天下都稱「賢王」。
不久,江南高智慧叛亂。楊廣封揚州總管,坐鎮江都。
數年後,突厥寇邊,楊廣再次出任行軍元帥,統兵出靈武。
對於一個皇子來說,朝野之中的人際關係好,又有軍功在身,前途必是不可限量的。
但楊廣的前邊卻擋著一個皇太子楊勇,這使得他不得不蟄伏下來。
奪嫡之路,自古就是一條兇險之路。奪成了黃袍加身,奪不成滿門棄市。打打殺殺奪取皇位的事,楊廣是不幹的,天才自有天才的手段。
其一,禁慾。
楊廣總是一副坐懷不亂、清心寡欲的樣子,因為獨孤皇后看不得這些孩子們沉迷女色。
且不管他是真禁還是假禁,至少在獨孤皇后看起來,楊廣這孩子是相當不錯的。
太子楊勇則是鶯鶯燕燕雨露均沾,碰巧剛將愛妾的肚子搞大,太子妃就突然離世,這無形中就將一口「為了小妾殺原配」的大鍋給背在了身上。
其二,儉樸。
楊廣衣著儉樸,起居簡單。只此一項,就很合楊堅與獨孤皇后的胃口。
生活規律而又積極向上,一天到晚不是向韓擒虎討教用兵之道,就是與張衡縱談民生國策。於朝堂之上畢恭畢敬,於群臣之間恪守禮數,這樣的「五好青年」誰不愛?
太子楊勇則不懂收斂,老喜歡搞些奢靡之風。這還得了?這可是楊堅與獨孤皇后最反感的事情。
兩兄弟此消彼長之間,楊廣再使出「會哭的娃有奶喝」的殺招,在獨孤皇后那裡哭訴楊勇嫉賢妒能想謀害他,楊素、張衡等一干朝廷重臣則從旁煽風點火。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楊勇被廢,楊廣立為皇太子。
儲位之爭,本就沒有什麼高尚與卑鄙可言,所不同的只是手段高低,自古便是如此。楊廣蟄伏多年,於一夕間兵不血刃拿下儲位,自然離不開他天才般的運籌。
卓越的戰略遠見
35歲的時候,楊廣終於登上了帝位。
即位之後,賜死楊勇,軟禁楊秀(四弟),平叛楊諒(五弟),政治從來不是仁慈的,楊廣以雷霆手段展示出了帝王的殺伐果斷。
對於大多的帝王來說,誰才是他們的人生標杆?秦皇漢武!
試問哪一代雄主不想開疆擴土一統天下?楊廣在登上帝位後,所想到的就此一事,或者說,他早就這麼規划了。畢竟「大業」這個年號多多少少也透露了他的心事。
首要之事,就是實現「南北互通」。
開鑿運河,這是楊廣被後世所不齒的重要事件之一,都說他是為了游江都才搞運河,但這可能么?
如果說楊廣是個不學無術之人,單純為了遊玩而大興土木或許可能,但他顯然不是。
滅掉南陳之後,楊廣曾在江南經營了10年,對民生國策、軍國大計的理解,是高人一籌的。再說,如果只是為了下江都,那何必要將大運河搞到涿郡(今北京)?
我們且來看看,這大運河與楊廣的戰略有啥關係?
洛陽中心
楊廣即位後的第二年,就將都城從長安遷至洛陽,洛陽的重要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早在楊堅時期,隋朝就已在關中、中原等地修建超級糧倉。楊廣即位後,又再新建回洛倉、興洛倉等,這些國家級大糧倉都是建在洛陽邊上,是隋朝命脈所在。僅一個回洛倉,就能儲糧3.6億斤左右。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糧食。這是絕對的剛需,沒有糧食就不要妄談其他。開鑿運河的首要目的,就是方便運糧囤糧。
南至江都
江南富庶之地,少戰亂,隋朝多年經營,江南已成為天下的產糧基地。
在攻滅南陳後,楊廣坐鎮江南長達10年之久,「南糧北調」的策略他是有著深刻理解的。想讓北方吃飽,就要從江南調糧,物流提速沒有運河還真的不行。
北通涿郡
這是重中之重,也是楊廣的戰略規劃核心所在。因為在涿郡不遠處,有一個高句麗。
睡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要成就秦皇漢武那樣的豐功偉績,就得掃清六合蕩平八荒。要動高句麗,將是舉國之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物流起不來,拿什麼打仗?
算上「二期工程」的江南河,經過近7年的時間,五千多里的大運河總算鑿通了。
以我們後世的眼光看,這條流淌了1500年的大運河,不僅連接了長江、黃河,也連通了淮河、海河,擔負了歷朝歷代國家物流的重任,可謂蔭澤千古。
楊廣的皇圖霸業夢,是開疆擴土。要開疆擴土,首要任務則是要將全國的「一盤棋」給盤活,楊廣做到了。
但是,楊廣所付出的代價太大。
在戰略規划上,楊廣是高瞻遠矚的。但在戰略執行落地的時候,楊廣玩砸了。
帝王的戰略規劃都是從帝國的格局出發,講的是一戰定乾坤。百姓的人生規劃,無非就是柴米油鹽,講的是衣食住行無所憂。這是帝王與百姓之間不可跨越的一道鴻溝,楊廣在這溝里翻船了。
所謂的「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正是如此。
開鑿大運河,用工超過五百萬人,其中一半人的命丟在了水裡。加上貪官酷吏的摧殘,社會矛盾日益凸顯。百姓哪管你什麼戰略不戰略,只知道被抓了壯丁,只知道每天都要到大運河裡賣命。
這TM的誰干?
三次出兵高句麗
運河通了,軍備物流搞定了,萬事俱備,是該搞一手大的了。
早在楊堅在位時,高句麗就曾多次襲擊隋朝東北邊疆,不管是楊堅還是楊廣,對此都是不能容忍的。
征高句麗,為了出一口惡氣,也為了建不世之功的帝業之心。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楊廣第一次御駕東征。
此時的楊廣,確實是有些癲狂了。
但楊廣還是不能停下腳步,因為他發覺大隋王朝的局面已漸漸失控。民間疾苦,屢有反叛,百姓要是如此鬧下去可不行。
政治,從來都是權謀之術,楊廣必須要堅定不移攻伐高句麗。你們想鬧我了解,但你們能不能先跟著我去把高句麗幹了再說?
通過發動戰爭以統一陣線統一思想,自古以來就是解決內部矛盾的上上之策。
可惜,楊廣第一次東征就敗了,而且慘敗!
第二次,第三次,已陷入癲狂的楊廣在三年之內三次御駕東征,期間還碰上楊玄感造反。
從高句麗回來之後,楊廣發現國內事態已經完全失控。
天才的崩潰
能被稱為「天才」者,往往自負。
自負之人,往往脆弱。
楊廣贏了奪嫡之爭,滅吐谷渾、討占城、征契丹、降流求、改革官制、修訂法律、增設進士科,樁樁件件都幹得漂亮,卻在高句麗戰場上栽了跟頭,在國家戰略的實行上徹底得罪了百姓,這樣的失敗他承受不起。
或許這時的楊廣會想起高熲、賀若弼、宇文弼,或許楊廣會在某個時刻後悔著沒有聽進去他們反對的聲音。
但如若他們能夠再活過來,估摸著也是再死一次的下場,因為天才的極致,就是自負的獨斷。
更打擊他的,還在後頭。
楊廣或許沒想到,他賜死大哥,囚禁弟弟,他最信任的老表李淵居然也在謀他的江山,這還真是一種諷刺。
移駕江都後的楊廣,從此縱情聲色。皇圖霸業夢,見TM的鬼去吧,老子不幹了!
楊廣崩潰了,隨著他而崩塌的,是短暫的大隋帝國。
如若楊廣肯走得慢些,等一等百姓,也不至於「步子跨大了扯著蛋」。
如若楊廣在東征高句麗時一戰功成,也不至於讓隋朝內部矛盾放大至不可收拾。
如若楊廣不那麼「天才式偏執」,也不至於成為癲狂的瘋子。
如若楊廣的戰略規劃能夠不那麼粗暴地完全實現落地,誰又能說他不會成為後世帝王的另一個標杆呢?
可惜,歷史從來都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