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斗級專家,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對於孩子的心智、大腦和學習方式,沒人比她更了解。
安德魯•梅爾佐夫(Andrew N. Meltzoff),國際知名名兒童發展專家,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主任。他在嬰兒模仿能力上的研究改寫了人們對嬰幼兒認知、人格與大腦發展的認識。
帕特里夏•庫爾(Patricia K. Kuhl),世界知名言語發展專家,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主任,聽力與言語科學系教授。她在兒童早期接觸語言的經驗如何改變大腦功能的研究上,激發了人們對孩子大腦學習機制的新認識。
關於本書
這本書里,3位世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學習的奧秘,用豐富而具有創造性的實驗,將孩子超越成人的學習天賦細緻入微地展現在你面前,從理解他人、認知事物和學習語言3個方面詳細闡釋了孩子大腦的學習機制,並分析了背後的原因。
核心內容
這本書里講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腦的機制,從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認知事物,如何學習語言三個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學習。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能成為爸爸媽媽們的育兒指導,也為我們揭示了人類認知能力的本質。
首頁
你好,今天我要為你講的書名字叫《孩子如何學習》。它的核心觀點是,兒童的大腦和心智就是專門為學習設計的,學習和教育都是人的本能。
很多人第一次當父母都有一個困惑,我們該不該跟寶寶說話呢?他們會有這個困惑,因為他們覺得嬰兒既聽不懂,也說不出。在他們看來,嬰幼兒是無知的,餓了吃,困了睡,不開心就哭,完全受慾望驅使。嬰兒是一張白紙,幾千年來,這都是一種普遍的觀點。
但是,嬰兒真的是一張白紙嗎?
實際上,幾千年前,蘇格拉底就提出過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孩子天生就懂得複雜的幾何學,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要知道,幾何學在當時可是尖端科學,這就像今天我們說,孩子天生就懂得費馬大定理,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但是作者認為,蘇格拉底瘋狂的觀點其實比白紙的說法更接近真相。孩子可能不是生來就懂幾何定理,但是他生來就擁有能夠理解幾何的思維能力,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像成人一樣觀察、思考、推理,能夠總結規律,探尋真理。
這個觀點來自20世紀的一個新興學科,發展心理學。這本書的第一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就是這個領域的頂尖學者。「每天聽本書」已經解讀過了她的另一本很有名的書《園丁與木匠》,講的是親子關係的本質。在今天要講的這本《孩子如何學習》里,高普尼克講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腦的機制,從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認知事物,如何學習語言三個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能成為爸爸媽媽們的育兒指導,也為我們揭示了人類認知能力的本質。
今天的解讀里,我會圍繞孩子的心智如何運作,分三部分來講這本書的核心觀點。高普尼克說,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心智看作是一台專門為學習設計的超級計算機,首先,這台計算機有一套強大的初始程序;其次,這台計算機非常神奇,它能夠自我升級;第三,成人不是給這台計算機編程的程序員,而是幫助它自我升級的助手。
第一部分
好,我們先來看看新生兒已經預裝好的「初始程序」是什麼樣的。
直到幾十年前,嬰兒能夠思考還是一個讓科學家很難接受的觀點。當時的科學家不相信新生兒有「初始程序」,他們中甚至有人覺得,小嬰兒沒有大腦皮層,什麼都看不見,只有最簡單的自動反應。
第一個實驗是這樣:
實驗人員讓一個幾個月大的小嬰兒觀察一顆在桌面上滾動的球。當然了,如果沒什麼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東西,這很容易做到。實驗人員會在這張桌子上擺一個小屏風,過一會兒,球就會滾到屏風後面。這時候,嬰兒就看不到球了,那他會看哪裡呢?他會和成人一樣,看小屏風的另一邊。小嬰兒好像知道,球會按照特定的方向滾動,滾到屏風另一邊。如果我們做一點手腳,在屏風後面減慢小球滾動的速度,小嬰兒好像也能感覺到,球的速度變慢了。這個簡單的實驗告訴我們,嬰兒不僅理解物體的運動,他還能理解方向和速度,甚至能夠預測運動中的物體未來應該出現在哪裡。你可能意識不到,不論是成人還是嬰兒,理解這些東西,背後都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思維活動,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你想讓計算機來模擬這個過程,會需要大量的計算才能做到。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實驗。
我們把桌子上這個球拿起來,給這個小嬰兒看看,然後再把球拿到兩倍距離遠的地方,再給他看。顯然,第二次的球看起來只有第一次看到的一半大。這個小嬰兒卻和你一樣,能夠意識到這是同一個球。就好像他天生就知道,遠處的物體看起來更小。這說明,嬰兒其實明白,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是三維的。
要知道,我們的視網膜上呈現的圖像實際上是二維的,為什麼人能夠把視網膜上的二維圖像轉化成三維的世界,這對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一直是一個謎。再進一步說,就像視網膜上的圖像和三維的世界不完全一樣,我們從各個維度直接感知的世界,其實都不等於世界真實的樣子。比如,聲音本質上是一連串的聲波,但是你聽到另一個人的聲音,卻能把它們轉化成語言。比如,咖啡的香氣其實是一些化學上的芳香物質的分子揮發,我們卻能把它們跟咖啡的苦味一起,綜合成生活里獨特的「咖啡的味道」。再比如,我們的感官接收到的物質信息其實很簡單,是視網膜上的光子,是空氣分子在鼓膜上的震動,但這些信息卻能構成我們豐富、多維的日常經驗,這中間的轉換是怎麼完成的?
這些哲學家和科學家思考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想不明白的心智能力,剛剛出生的嬰兒就已經有了。這就是讓我們能夠認識這個世界的「初始程序」,它幫助我們為這個混亂的世界裡建立了秩序。
嬰兒的心智能力還遠不止如此,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初始程序」,比如理解他人和學習語言的「初始程序」。
很多媽媽第一次感受到母愛,都是在自己對嬰兒微笑,嬰兒也向她微笑的時刻。新生兒或許還沒有清晰的意識,他就已經可以通過模仿媽媽的表情跟媽媽溝通。就算沒有孩子,你可能也看過小嬰兒模仿大人表情的那種小視頻,一下子皺眉頭,一下子又咧嘴笑,很可愛是吧。我們一般不會覺得,這也能算是什麼神奇的能力。
但是科學家已經證明,哪怕出生不到1個小時的新生兒也能模仿成人的表情。孩子從一出生就知道眼睛、嘴巴在哪裡,知道怎麼控制它們,他也能意識到,自己的臉和別人的臉是一樣的。但是,子宮裡可沒有鏡子啊。
這說明什麼?說明新生兒對自己的身體有內在感覺,你轉一下自己的眼珠,不用照鏡子也知道自己的眼珠在轉,這就是內在感覺,而且,嬰兒還能夠把內在感覺跟其他人的身體聯繫在一起。這真的很神奇,我們從一出生就知道,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這就是共情能力的基礎。
嬰兒還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別人溝通。跟不會說話的嬰兒說話,嬰兒會用「咿咿呀呀」的聲音回應你。這些「咿咿呀呀」的聲音有意義嗎?實際上,嬰兒已經把握住了溝通的本質,不管他說了什麼,只要跟你步調一致,就是在跟你溝通。你說話的時候,他靜靜聽,你停下來,他回應你。他繞過語言,跟你建立了一種更直接的聯結。
那嬰兒是怎麼從只能發出「咿咿呀呀」聲,發展到說出第一個詞呢?這是因為在能說話之前,嬰兒就已經有了學習語言的初始程序,比如解碼聲音。要知道,模擬人的語音和溝通,可是當代科學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難題。幾十年來,人類已經在智能語音系統上花了幾十億美元。解碼聲音,就是這個技術的一大難點,因為我們聽到的聲音和我們腦海中的語言存在著神秘的差別。首先,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連續的,想要理解它,就得把它切分成一個個小的單元;另外,就算是同一個音,比如「a」,不同的人發出來其實不完全相同。
怎麼切分聲音,又怎麼整合不同的語音,這對今天的計算機來說還是很難,但對3歲的孩子根本不是難題。爸爸說的「a」和媽媽說的「a」雖然不太一樣,他也知道這是同一個音;你不用刻意放慢語速,他也能聽出句子里一個個獨立的辭彙。
更神奇的是語法,為什麼不懂語法的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把句子說對呢?在學外語語法很痛苦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想過這個問題。一些研究這件事的語言學家的回答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里已經預裝了最最基本的語法規則,環境幫我們把這些規則組織起來,讓你學會了母語的語法。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外語難學,因為你要重組腦海中形成的規則,建立兩套並行的規則。
如果我們把嬰兒的心智想像成一台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可不是由硅晶片組成,而是由神經元組成,編寫程序的不是程序員,而是千萬年來積累下來的進化過程。外部世界那些轉瞬即逝、雜亂無章的感覺,像光波、聲波,對嬰兒來說就是輸入。然後,和我們成人一樣,嬰兒可以把這些輸入信息轉換成桌子或者椅子的存在,開心或者生氣的感覺。這種轉換能力是先天的,就像預裝好的「初始程序」。
《孩子如何學習》(一)新生兒已經預裝好的「初始程序」是什麼樣的
關於作者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斗級專家,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對於孩子的心智、大腦和學習方式,沒人比她更了解。
安德魯•梅爾佐夫(Andrew N. Meltzoff),國際知名名兒童發展專家,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主任。他在嬰兒模仿能力上的研究改寫了人們對嬰幼兒認知、人格與大腦發展的認識。
帕特里夏•庫爾(Patricia K. Kuhl),世界知名言語發展專家,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主任,聽力與言語科學系教授。她在兒童早期接觸語言的經驗如何改變大腦功能的研究上,激發了人們對孩子大腦學習機制的新認識。
關於本書
這本書里,3位世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學習的奧秘,用豐富而具有創造性的實驗,將孩子超越成人的學習天賦細緻入微地展現在你面前,從理解他人、認知事物和學習語言3個方面詳細闡釋了孩子大腦的學習機制,並分析了背後的原因。
核心內容
這本書里講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腦的機制,從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認知事物,如何學習語言三個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學習。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能成為爸爸媽媽們的育兒指導,也為我們揭示了人類認知能力的本質。
首頁
你好,今天我要為你講的書名字叫《孩子如何學習》。它的核心觀點是,兒童的大腦和心智就是專門為學習設計的,學習和教育都是人的本能。
很多人第一次當父母都有一個困惑,我們該不該跟寶寶說話呢?他們會有這個困惑,因為他們覺得嬰兒既聽不懂,也說不出。在他們看來,嬰幼兒是無知的,餓了吃,困了睡,不開心就哭,完全受慾望驅使。嬰兒是一張白紙,幾千年來,這都是一種普遍的觀點。
但是,嬰兒真的是一張白紙嗎?
實際上,幾千年前,蘇格拉底就提出過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孩子天生就懂得複雜的幾何學,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要知道,幾何學在當時可是尖端科學,這就像今天我們說,孩子天生就懂得費馬大定理,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但是作者認為,蘇格拉底瘋狂的觀點其實比白紙的說法更接近真相。孩子可能不是生來就懂幾何定理,但是他生來就擁有能夠理解幾何的思維能力,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像成人一樣觀察、思考、推理,能夠總結規律,探尋真理。
這個觀點來自20世紀的一個新興學科,發展心理學。這本書的第一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就是這個領域的頂尖學者。「每天聽本書」已經解讀過了她的另一本很有名的書《園丁與木匠》,講的是親子關係的本質。在今天要講的這本《孩子如何學習》里,高普尼克講了孩子的心智和大腦的機制,從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認知事物,如何學習語言三個方面,回答了孩子如何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能成為爸爸媽媽們的育兒指導,也為我們揭示了人類認知能力的本質。
今天的解讀里,我會圍繞孩子的心智如何運作,分三部分來講這本書的核心觀點。高普尼克說,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心智看作是一台專門為學習設計的超級計算機,首先,這台計算機有一套強大的初始程序;其次,這台計算機非常神奇,它能夠自我升級;第三,成人不是給這台計算機編程的程序員,而是幫助它自我升級的助手。
第一部分
好,我們先來看看新生兒已經預裝好的「初始程序」是什麼樣的。
直到幾十年前,嬰兒能夠思考還是一個讓科學家很難接受的觀點。當時的科學家不相信新生兒有「初始程序」,他們中甚至有人覺得,小嬰兒沒有大腦皮層,什麼都看不見,只有最簡單的自動反應。
第一個實驗是這樣:
實驗人員讓一個幾個月大的小嬰兒觀察一顆在桌面上滾動的球。當然了,如果沒什麼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東西,這很容易做到。實驗人員會在這張桌子上擺一個小屏風,過一會兒,球就會滾到屏風後面。這時候,嬰兒就看不到球了,那他會看哪裡呢?他會和成人一樣,看小屏風的另一邊。小嬰兒好像知道,球會按照特定的方向滾動,滾到屏風另一邊。如果我們做一點手腳,在屏風後面減慢小球滾動的速度,小嬰兒好像也能感覺到,球的速度變慢了。這個簡單的實驗告訴我們,嬰兒不僅理解物體的運動,他還能理解方向和速度,甚至能夠預測運動中的物體未來應該出現在哪裡。你可能意識不到,不論是成人還是嬰兒,理解這些東西,背後都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思維活動,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你想讓計算機來模擬這個過程,會需要大量的計算才能做到。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實驗。
我們把桌子上這個球拿起來,給這個小嬰兒看看,然後再把球拿到兩倍距離遠的地方,再給他看。顯然,第二次的球看起來只有第一次看到的一半大。這個小嬰兒卻和你一樣,能夠意識到這是同一個球。就好像他天生就知道,遠處的物體看起來更小。這說明,嬰兒其實明白,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是三維的。
要知道,我們的視網膜上呈現的圖像實際上是二維的,為什麼人能夠把視網膜上的二維圖像轉化成三維的世界,這對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一直是一個謎。再進一步說,就像視網膜上的圖像和三維的世界不完全一樣,我們從各個維度直接感知的世界,其實都不等於世界真實的樣子。比如,聲音本質上是一連串的聲波,但是你聽到另一個人的聲音,卻能把它們轉化成語言。比如,咖啡的香氣其實是一些化學上的芳香物質的分子揮發,我們卻能把它們跟咖啡的苦味一起,綜合成生活里獨特的「咖啡的味道」。再比如,我們的感官接收到的物質信息其實很簡單,是視網膜上的光子,是空氣分子在鼓膜上的震動,但這些信息卻能構成我們豐富、多維的日常經驗,這中間的轉換是怎麼完成的?
這些哲學家和科學家思考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想不明白的心智能力,剛剛出生的嬰兒就已經有了。這就是讓我們能夠認識這個世界的「初始程序」,它幫助我們為這個混亂的世界裡建立了秩序。
嬰兒的心智能力還遠不止如此,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初始程序」,比如理解他人和學習語言的「初始程序」。
很多媽媽第一次感受到母愛,都是在自己對嬰兒微笑,嬰兒也向她微笑的時刻。新生兒或許還沒有清晰的意識,他就已經可以通過模仿媽媽的表情跟媽媽溝通。就算沒有孩子,你可能也看過小嬰兒模仿大人表情的那種小視頻,一下子皺眉頭,一下子又咧嘴笑,很可愛是吧。我們一般不會覺得,這也能算是什麼神奇的能力。
但是科學家已經證明,哪怕出生不到1個小時的新生兒也能模仿成人的表情。孩子從一出生就知道眼睛、嘴巴在哪裡,知道怎麼控制它們,他也能意識到,自己的臉和別人的臉是一樣的。但是,子宮裡可沒有鏡子啊。
這說明什麼?說明新生兒對自己的身體有內在感覺,你轉一下自己的眼珠,不用照鏡子也知道自己的眼珠在轉,這就是內在感覺,而且,嬰兒還能夠把內在感覺跟其他人的身體聯繫在一起。這真的很神奇,我們從一出生就知道,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這就是共情能力的基礎。
嬰兒還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別人溝通。跟不會說話的嬰兒說話,嬰兒會用「咿咿呀呀」的聲音回應你。這些「咿咿呀呀」的聲音有意義嗎?實際上,嬰兒已經把握住了溝通的本質,不管他說了什麼,只要跟你步調一致,就是在跟你溝通。你說話的時候,他靜靜聽,你停下來,他回應你。他繞過語言,跟你建立了一種更直接的聯結。
那嬰兒是怎麼從只能發出「咿咿呀呀」聲,發展到說出第一個詞呢?這是因為在能說話之前,嬰兒就已經有了學習語言的初始程序,比如解碼聲音。要知道,模擬人的語音和溝通,可是當代科學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難題。幾十年來,人類已經在智能語音系統上花了幾十億美元。解碼聲音,就是這個技術的一大難點,因為我們聽到的聲音和我們腦海中的語言存在著神秘的差別。首先,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連續的,想要理解它,就得把它切分成一個個小的單元;另外,就算是同一個音,比如「a」,不同的人發出來其實不完全相同。
怎麼切分聲音,又怎麼整合不同的語音,這對今天的計算機來說還是很難,但對3歲的孩子根本不是難題。爸爸說的「a」和媽媽說的「a」雖然不太一樣,他也知道這是同一個音;你不用刻意放慢語速,他也能聽出句子里一個個獨立的辭彙。
更神奇的是語法,為什麼不懂語法的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把句子說對呢?在學外語語法很痛苦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想過這個問題。一些研究這件事的語言學家的回答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里已經預裝了最最基本的語法規則,環境幫我們把這些規則組織起來,讓你學會了母語的語法。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外語難學,因為你要重組腦海中形成的規則,建立兩套並行的規則。
如果我們把嬰兒的心智想像成一台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可不是由硅晶片組成,而是由神經元組成,編寫程序的不是程序員,而是千萬年來積累下來的進化過程。外部世界那些轉瞬即逝、雜亂無章的感覺,像光波、聲波,對嬰兒來說就是輸入。然後,和我們成人一樣,嬰兒可以把這些輸入信息轉換成桌子或者椅子的存在,開心或者生氣的感覺。這種轉換能力是先天的,就像預裝好的「初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