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回到宋明政治生態下武不如文的問題。我很愛說的一個笑話是:衛青的出身偏文職(建章監),而諸葛亮的出身則偏武職(軍師中郎將)——這個其實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國官制的一個特點:文武不分家。
戰事一起,行政官僚加個將軍號就可以領兵出去打仗了,等仗打完了回來繼續管行政——所謂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說的就是這種模式。比如《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會稽太守王朗拍馬舞刀,來戰太史慈」……王朗當年是漢朝一郡太守,搞不好還真的幹得出這種事兒。對於這種貴族化官僚,是沒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我們理解的「文武分工」概念要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定型,武官從制度上被排除在了政治的主角位置之外。在國家系統良好的運轉的情況下,一個常見的政治規則是:身為行政官僚的文臣能夠在軍事專業官僚(武臣)的領域施加影響力,反之則不然。具體在宋明的地方統兵體制上,就是由作為文臣的主帥負責協調統籌所在行政區的一切資源為戰爭服務,而武臣則作為副手提供軍事層面的技術指導——既然武臣過度干預行政則必然淪為軍人政治,所以我們還是試著教會文臣怎麼打仗吧!
宋代官方宣傳口是提倡「文武並用」的。但實際上在職業官僚選擇自己發展路徑時卻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普通文官對轉走武官路線無所謂,而精英文官卻打死不走武官路線——我們視線往往聚焦的是後者,所以會加深「重文輕武」的錯覺。
普通文官對於走武官路線無所謂
宋代官僚升遷制度規定「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虧,升遷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但是——武官可以靠軍功陞官啊!宋朝最多有因軍功一次性超遷八階的,這在文官職業生涯中是難以想像的。另一方面,宋代文官尤以進士出身為貴,進士及第就相當於今天管培生,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車道。然而宋代科舉錄取人數還沒有到後來明清的程度,科舉出身的官員只佔官員總數的1/4,你讓其他的學渣、關係戶怎麼辦?
我舉幾個例子,北宋種氏將門的始祖種世衡本來出身是文官,但入仕途徑是靠蔭補的關係戶,沒考上進士。宋夏戰爭爆發後,宋仁宗火線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層文官主持軍事,但佑一個條件是須要轉為武官。包括種世衡、張亢、景泰等在內的一批文官都比較爽快地接受了。種世衡後來層曾與狄青齊名,而且其子孫後來也繼續代代為將,成長為北宋中後期首屈一指的將門(水滸中的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就是他的後代)。
精英階層的文官為什麼不願意轉為武官?
慶曆元年,為了應對西夏入侵,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韓琦、王沿、龐籍等四位宋夏前線的戰區行政和軍事長官轉為武職,結卻果遭到了一致抵制。原因很簡單——這四位都是志在「宰執」的文官精英,今後無論擔任宰相、參政還是樞密使,不但能成為行政系統最高決策者,也不耽誤你參與制定軍事戰略。但若是換成武官之後,發展路線最高也就是軍事專業方向的樞密使。對於韓、范這樣的一代名臣,他們當然不甘心了。後來,經過他們的強烈抗議,朝廷在確定許諾了不影響升遷的前提下,這幾位才最終答應了「暫時」換為武職的方案。之後果然,韓琦官至宰相,范仲淹官至副相,龐籍官至樞密使,除了沒過兩年就去世了的王沿,幾乎人手一個執政官。
對於精英文官來說,半路轉為武官的職業發展路徑太過受限,遠不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往上慢慢爬更有前途。因此這個階層的「文不換武」也就成為了更為現實的選擇。後人因為對這一背景缺乏了解,錯誤地把這一事例當作宋朝「重文輕武」的證據,實在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
宋代提倡「文武並用」,為啥文官精英階層表示:打死不換武職?
繼續回到宋明政治生態下武不如文的問題。我很愛說的一個笑話是:衛青的出身偏文職(建章監),而諸葛亮的出身則偏武職(軍師中郎將)——這個其實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國官制的一個特點:文武不分家。
戰事一起,行政官僚加個將軍號就可以領兵出去打仗了,等仗打完了回來繼續管行政——所謂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說的就是這種模式。比如《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會稽太守王朗拍馬舞刀,來戰太史慈」……王朗當年是漢朝一郡太守,搞不好還真的幹得出這種事兒。對於這種貴族化官僚,是沒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我們理解的「文武分工」概念要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定型,武官從制度上被排除在了政治的主角位置之外。在國家系統良好的運轉的情況下,一個常見的政治規則是:身為行政官僚的文臣能夠在軍事專業官僚(武臣)的領域施加影響力,反之則不然。具體在宋明的地方統兵體制上,就是由作為文臣的主帥負責協調統籌所在行政區的一切資源為戰爭服務,而武臣則作為副手提供軍事層面的技術指導——既然武臣過度干預行政則必然淪為軍人政治,所以我們還是試著教會文臣怎麼打仗吧!
宋代官方宣傳口是提倡「文武並用」的。但實際上在職業官僚選擇自己發展路徑時卻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普通文官對轉走武官路線無所謂,而精英文官卻打死不走武官路線——我們視線往往聚焦的是後者,所以會加深「重文輕武」的錯覺。
普通文官對於走武官路線無所謂
宋代官僚升遷制度規定「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虧,升遷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但是——武官可以靠軍功陞官啊!宋朝最多有因軍功一次性超遷八階的,這在文官職業生涯中是難以想像的。另一方面,宋代文官尤以進士出身為貴,進士及第就相當於今天管培生,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車道。然而宋代科舉錄取人數還沒有到後來明清的程度,科舉出身的官員只佔官員總數的1/4,你讓其他的學渣、關係戶怎麼辦?
我舉幾個例子,北宋種氏將門的始祖種世衡本來出身是文官,但入仕途徑是靠蔭補的關係戶,沒考上進士。宋夏戰爭爆發後,宋仁宗火線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層文官主持軍事,但佑一個條件是須要轉為武官。包括種世衡、張亢、景泰等在內的一批文官都比較爽快地接受了。種世衡後來層曾與狄青齊名,而且其子孫後來也繼續代代為將,成長為北宋中後期首屈一指的將門(水滸中的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就是他的後代)。
精英階層的文官為什麼不願意轉為武官?
慶曆元年,為了應對西夏入侵,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韓琦、王沿、龐籍等四位宋夏前線的戰區行政和軍事長官轉為武職,結卻果遭到了一致抵制。原因很簡單——這四位都是志在「宰執」的文官精英,今後無論擔任宰相、參政還是樞密使,不但能成為行政系統最高決策者,也不耽誤你參與制定軍事戰略。但若是換成武官之後,發展路線最高也就是軍事專業方向的樞密使。對於韓、范這樣的一代名臣,他們當然不甘心了。後來,經過他們的強烈抗議,朝廷在確定許諾了不影響升遷的前提下,這幾位才最終答應了「暫時」換為武職的方案。之後果然,韓琦官至宰相,范仲淹官至副相,龐籍官至樞密使,除了沒過兩年就去世了的王沿,幾乎人手一個執政官。
對於精英文官來說,半路轉為武官的職業發展路徑太過受限,遠不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往上慢慢爬更有前途。因此這個階層的「文不換武」也就成為了更為現實的選擇。後人因為對這一背景缺乏了解,錯誤地把這一事例當作宋朝「重文輕武」的證據,實在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