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兒子溺水身亡,悲傷之際,身為當代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沃特博士強行打開了平行世界之間的缺口,將那個世界的自己的孩子帶回來繼續撫養。這是08年的美劇《危機邊緣》交代的背景設定。
因為博士的一己私心,造成不同世界空間上的混亂,打破原本兩個世界互不干預,各自祥和的穩定性,時空裂縫無法關閉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如不妥善加以控制,甚至會導致兩個世界的同時崩塌。
是不是光聽上去就很有意思?是不是很想知道那個跟自己長的一樣的他過的好不好?是不是很想見他一面,哪怕也會引發一些不可預見的後果?
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說過「幻想的光源是幻想」。
正是因為種種幻想,科幻作品才能迸發出它的獨有魅力。諸如《危機邊緣》中這樣新奇、有意思的平行世界設定,為我們構築了一個超脫於現實,卻又依託於現實,僅僅從一個偉大父愛的角度為出發點的科幻世界,這才是我們好奇並為之深深感興趣的主要緣由。
那麼這類作品所說的平行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他們的存在是否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嗎?我們又為什麼特別熱衷於此類題材的作品?帶著種種疑問,筆者希望下面的敘述可以讓大家對這些內容有個基礎、清晰、明了的認知。如何易懂的理解平行世界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薛定諤的貓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在1935年提出的,具體的實驗內容是這樣的:
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里。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從經典物理的角度去理解,盒子里必然發生兩個結果之一,但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知道結果。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去理解,在沒有打開盒子之前,貓是處於死和活的兩種狀態的疊加。
但還有第三種理解,這是1957年由休·埃弗萊特提出的「多世界詮釋」,即打開盒子後,無論看見的情況如何,世界貓死亡與活著都是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兩種結果並行發生了。
但這還不是首次用平行世界理論對這種物理現象做出解釋,早在20世紀50年代物理學家埃弗雷特提出了自己對量子測量問題的想法。
他指出,在量子力學中,每次量子力學測量的結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歷史發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也就是說一次測量就發生了一個平行世界,也就是說薛定諤的貓因為有兩種可能,所以兩種可能都正常發生了。
如果衍生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好明白的多。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在你面對多種抉擇的可能時,有多少種選擇就有會產生多少個平行世界。
做或不做,該發生的都會發生,所有結果都是並行存在的。可供選擇的答案越多,產生的世界也就越多,1生2,2生4,可用2的n次方來計算出最終的世界數量。
那麼你也許會這樣想,是否在另外一個時空,有另一個遠離喧囂過著田園生活的自己,那個自己不必每天為老闆的責難而煩惱,為生活的瑣碎的而憂愁。如果過去的自己做了另外一種選擇,現在必然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個世界的你正在看著這篇文章,那個世界的你沒準早已放下手機去呼呼大睡。我想這應該是如何理解平行世界理論比較基礎且通俗的解釋之一了。另一個世界到底真的存在嗎也許生活中的你所耳聞的平行世界、時間穿越類訊息,更多的是來自科普文或是科幻文學、影視作品中,但似乎有一些未經證實的案例,向我們道出了我們世界也許並不是孤單的一絲可能。
中學課本中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過,主人公誤入了一個安靜祥和、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那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民風淳樸,讓人流連忘返。但一次離開後即便怎麼努力再也尋不到那個神奇的地方了。
這個故事說明古人對異世界的存在就抱有過幻想,朗朗乾坤,浩瀚宇宙無奇不有,沒有理由只有我們自己,否定他們也就是否定我們自己的存在。佛經說「「三千大世界,三千小世界」,一定程度也是對多元世界的一種肯定。
到了現代1952年,還發生過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出現一名自稱來自Taured國的奇怪男子,因為他無法在地圖上指出自己的國家而遭到懷疑,並且他本人也大怒為何不在地圖上標註自己的國家。這名男子堅稱Taured國已存在1000多年,更離奇的是,兩天後他就在機場勘察室不留痕迹的永遠消失了。
當然這件事最終也無法證實真偽,也許只是警察聽錯地名,也或者這件事本身就是被捏造出來的,但出發的本身還是人們對於異世界的好奇,就如同被傳說了幾百年的尼斯湖怪獸最終被證明也是謠言一樣。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因為相信科學而否定任何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就平行世界為例,還是存在一些理論上的佐證的,比如說最有名的祖父悖論。
一名時間旅行者回到了過去,殺死了當時還健在的祖父,可這樣一來,他卻無法出生也就無法完成這個謀殺了。
時間旅行問題專家大衛·多伊奇認為,如果真的殺死了自己的親人,那麼就會多出一個親人被殺死的宇宙,而不會歸屬到原本的宇宙當中。
儘管有各種時間悖論去否認穿越的成功,但似乎用平行世界去解釋穿越引發的其他結果就具備一定的合理性與邏輯性了,不然如果將時間穿越這件事一棍子打死,就顯得太沒有意思了。
此外你有時候是否有這種感覺,今天發生的某些事似乎似曾相似,似乎在潛意識裡有發生過,更有甚者還可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或者還有自己的身邊人因為一個意外事故突然性格大變樣,突然間彷彿不認識一般。
科學家猜測我們的記憶可能與另一個宇宙的記憶發生重疊或是替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電子和光子的活動更了解宇宙,而它們看來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或同時處於不同的狀態,這叫做態疊加原理(superposition) ,這與平行世界很相似。
甚至有沒有一點可能,哪怕是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每個人都會做的夢,那些究竟只是夢境還是說夢中的我們確實是我們,但那又不是我們自身,而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呢?經典作品中的平行設定有合理性嗎有一部稀飯類的科幻電影《另一個地球》,講述了女主所在世界的上空突然一天出現了另一個類似地球的球形物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顆球越來越近,精準的相似度也讓人更加確信那就是另一個地球。
於是地球人開始計划去另一個世界看望另一個自己,女主因為意外沒有去成,結果卻在自己的世界發現了造訪這個地球另一個自己。
筆者也會突然奇想這個地球的複製體是穿越時空而來,還是也是如流浪地球一般,帶著發動機推動行進而來呢。電影沒這麼拍,但不妨礙我們開下腦洞。
再到電影《源代碼》里,則是用意識傳遞的設定把我們帶進了那個充滿虛幻與真實感的平行世界了。
其實在劉慈欣的《中國1985》以及士郎正宗的漫畫《攻殼機動隊》中出現過的同樣意識傳遞設定,在那個世界,只要你願意,把意識傳遞其他軀體(生物軀體、機械身體)、電腦硬碟,似乎就可以達到永生的目的。不過筆者還是傾向於真正的肉體永生,小說《百年法》那樣通過注射不老病毒達到永不衰老,青春永駐的方法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重點,借著這些作品都是意識轉移的共性,我們把《源代碼》這部影片的平行設定深扒出來,其實是這樣的。
平行世界可以被製造出來,或者它們本身就在那裡,不多不少。我們無法去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通過將意識傳入進入這個相似世界的另外一個人,去找到一些現實世界即將發生不好事件的線索,從而做出一些規避。
聽上去有些拗口,簡單理解便是我可以將意識傳遞到我想要傳遞的那個人身上,去幫助我查一些我急需知曉的信息。
今天筆者不想再為大家討論《蝴蝶效應》《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幾部經典大作,而是想再以《同步》為例,說說其中的道。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講述平行世界的影片似乎都與時間穿越有關,更甚還有死循環的性質,同步亦是如此,男主發明了時間機器,雖然可以穿越時間,但不同的是他穿越到的不是自己世界的過去與未來,而是另一個世界的某一個時間點。
這種穿越還有種副作用,穿越過去自己後因為不屬於那個世界還會慢慢病死,那個世界的自己也會去穿越到下個世界,然後再死去…然後一直循環一下去,永遠不能結束。
男主將永遠陷入穿越死,再穿越死…無線循環當中。有點宿命論的意思,但只要有一個世界的男主不穿越,循環就會停止。就如同《恐怖游輪》的女主一樣,只要不上船,就不會有循環。但這些影片中的主角們即便有所意識,卻也對逃離不了的宿命無可奈何。
我們似乎可以總結下所謂平行世界電影的幾種類型:
1、相同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宇宙中有無數個星球,有一個跟我類似確實無可厚非。只是可能所處維度或者空間不同。
2、所謂平行宇宙之間可以互通的方式,便是以某種物體為載體而將意識傳遞過去的旅行。
3、這一種更加匪夷所思,但科學性更甚。所謂的時間旅行,皆是去往新出現的平行世界的旅程,其實你並未真的到達我們這個世界的過去或者未來。
4、所有你想改變既定事實的穿越而做出的舉動,都會造成新的世界的出現,並不會與現在世界重疊。
簡單的幾種分類,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因為宿命論或者各種時間悖論,以及香蕉皮機制的存在,你的穿越改變不了歷史,你為了改變的改變其實也只是歷史齒輪的一部分而已。你殫精竭慮的舉動,只是創造了一條新的時間線罷了。
也許正如同斯蒂芬·霍金的「時序保護臆測」認為的,自然界總會找到一個阻止人們到過去的時光中去旅行的辦法。我們為什麼總是對這類題材樂此不疲為什麼我們對這類題材的電影這麼感興趣?
對未知力量的好奇心是首要原因,就如同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一直在研究那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一般。
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世界,如果有它會是什麼樣?科幻作品為我們構思了這樣的架空世界,於是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進入它的機會。
人的大腦最神奇的,越想忘記過去,越是不能忘懷,總是控制不住的回想,為過去的虛度光陰而後悔,為曾經錯過的那個人而悵然若失。
平行世界類的作品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個痛點,當我們為主人公的生活感到惋惜的時候,當他獲得可以改變這一切的機會的時候,我們便將自己的思想寄託到他們身上,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對這類題材電影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這一類作品多半與人的情感關係較大,探討的更多的是能否重來一次的美好幻想。
如果沒有怎麼辦?自己造機會,這也就是本文一開始介紹的美劇《危機邊緣》的主題了,親身兒子溺亡,我從別的世界帶回來一個便是。
我很自私,完全不考慮對面世界也會有喪子之痛,我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這部劇的魅力之處還在於,劇中有一群站在普通世界之外名為OBSERVER,即觀察者的高等生物,他們的使命只有一個,那便是維持各宇宙之間的平衡,不讓他們之間發生任何接觸。
如若不然,輕者抹除該生命的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存在痕迹,讓這個人從所有人的腦海中徹底消失。如若放置不管,兩個宇宙同時滅亡的後果絕對不是說笑。
你可以把他們理解成上帝,他們的職責便是維持世界的秩序,這同樣回歸到了一開始總結的主題,已經發生的事情無論做什麼試圖改變它的舉動,最終都會被證明是徒勞的。
最後如果要說我們沉迷於這類作品最主要的一個原因,筆者覺得應該是:
無論科幻作品多麼科幻,它都是基礎現實的二次創作,歸根結底都是關於人性,任何無關乎人性的作品都是脆弱的、生硬的、毫無意義的。
劉慈欣說過:所謂科幻小說,更多是在進行社會思考或現實的深層隱喻。希望大家都可以更多的從平行世界類電影中看到一些關於人生的感悟與思考,現在過的落魄的你,想回到10年前給自己以告誡,倒不如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張開雙手去坦然迎接以後的美好時光!
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讓我們樂此不疲的這類作品是在告訴我們什麼
唯一的兒子溺水身亡,悲傷之際,身為當代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沃特博士強行打開了平行世界之間的缺口,將那個世界的自己的孩子帶回來繼續撫養。這是08年的美劇《危機邊緣》交代的背景設定。
因為博士的一己私心,造成不同世界空間上的混亂,打破原本兩個世界互不干預,各自祥和的穩定性,時空裂縫無法關閉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如不妥善加以控制,甚至會導致兩個世界的同時崩塌。
是不是光聽上去就很有意思?是不是很想知道那個跟自己長的一樣的他過的好不好?是不是很想見他一面,哪怕也會引發一些不可預見的後果?
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說過「幻想的光源是幻想」。
正是因為種種幻想,科幻作品才能迸發出它的獨有魅力。諸如《危機邊緣》中這樣新奇、有意思的平行世界設定,為我們構築了一個超脫於現實,卻又依託於現實,僅僅從一個偉大父愛的角度為出發點的科幻世界,這才是我們好奇並為之深深感興趣的主要緣由。
那麼這類作品所說的平行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他們的存在是否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嗎?我們又為什麼特別熱衷於此類題材的作品?帶著種種疑問,筆者希望下面的敘述可以讓大家對這些內容有個基礎、清晰、明了的認知。
如何易懂的理解平行世界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薛定諤的貓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在1935年提出的,具體的實驗內容是這樣的:
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里。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從經典物理的角度去理解,盒子里必然發生兩個結果之一,但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知道結果。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去理解,在沒有打開盒子之前,貓是處於死和活的兩種狀態的疊加。
但還有第三種理解,這是1957年由休·埃弗萊特提出的「多世界詮釋」,即打開盒子後,無論看見的情況如何,世界貓死亡與活著都是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兩種結果並行發生了。
但這還不是首次用平行世界理論對這種物理現象做出解釋,早在20世紀50年代物理學家埃弗雷特提出了自己對量子測量問題的想法。
他指出,在量子力學中,每次量子力學測量的結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歷史發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也就是說一次測量就發生了一個平行世界,也就是說薛定諤的貓因為有兩種可能,所以兩種可能都正常發生了。
如果衍生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好明白的多。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在你面對多種抉擇的可能時,有多少種選擇就有會產生多少個平行世界。
做或不做,該發生的都會發生,所有結果都是並行存在的。可供選擇的答案越多,產生的世界也就越多,1生2,2生4,可用2的n次方來計算出最終的世界數量。
那麼你也許會這樣想,是否在另外一個時空,有另一個遠離喧囂過著田園生活的自己,那個自己不必每天為老闆的責難而煩惱,為生活的瑣碎的而憂愁。如果過去的自己做了另外一種選擇,現在必然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個世界的你正在看著這篇文章,那個世界的你沒準早已放下手機去呼呼大睡。我想這應該是如何理解平行世界理論比較基礎且通俗的解釋之一了。
另一個世界到底真的存在嗎
也許生活中的你所耳聞的平行世界、時間穿越類訊息,更多的是來自科普文或是科幻文學、影視作品中,但似乎有一些未經證實的案例,向我們道出了我們世界也許並不是孤單的一絲可能。
中學課本中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過,主人公誤入了一個安靜祥和、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那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民風淳樸,讓人流連忘返。但一次離開後即便怎麼努力再也尋不到那個神奇的地方了。
這個故事說明古人對異世界的存在就抱有過幻想,朗朗乾坤,浩瀚宇宙無奇不有,沒有理由只有我們自己,否定他們也就是否定我們自己的存在。佛經說「「三千大世界,三千小世界」,一定程度也是對多元世界的一種肯定。
到了現代1952年,還發生過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出現一名自稱來自Taured國的奇怪男子,因為他無法在地圖上指出自己的國家而遭到懷疑,並且他本人也大怒為何不在地圖上標註自己的國家。這名男子堅稱Taured國已存在1000多年,更離奇的是,兩天後他就在機場勘察室不留痕迹的永遠消失了。
當然這件事最終也無法證實真偽,也許只是警察聽錯地名,也或者這件事本身就是被捏造出來的,但出發的本身還是人們對於異世界的好奇,就如同被傳說了幾百年的尼斯湖怪獸最終被證明也是謠言一樣。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因為相信科學而否定任何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就平行世界為例,還是存在一些理論上的佐證的,比如說最有名的祖父悖論。
一名時間旅行者回到了過去,殺死了當時還健在的祖父,可這樣一來,他卻無法出生也就無法完成這個謀殺了。
時間旅行問題專家大衛·多伊奇認為,如果真的殺死了自己的親人,那麼就會多出一個親人被殺死的宇宙,而不會歸屬到原本的宇宙當中。
儘管有各種時間悖論去否認穿越的成功,但似乎用平行世界去解釋穿越引發的其他結果就具備一定的合理性與邏輯性了,不然如果將時間穿越這件事一棍子打死,就顯得太沒有意思了。
此外你有時候是否有這種感覺,今天發生的某些事似乎似曾相似,似乎在潛意識裡有發生過,更有甚者還可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或者還有自己的身邊人因為一個意外事故突然性格大變樣,突然間彷彿不認識一般。
科學家猜測我們的記憶可能與另一個宇宙的記憶發生重疊或是替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電子和光子的活動更了解宇宙,而它們看來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或同時處於不同的狀態,這叫做態疊加原理(superposition) ,這與平行世界很相似。
甚至有沒有一點可能,哪怕是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每個人都會做的夢,那些究竟只是夢境還是說夢中的我們確實是我們,但那又不是我們自身,而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呢?
經典作品中的平行設定有合理性嗎
有一部稀飯類的科幻電影《另一個地球》,講述了女主所在世界的上空突然一天出現了另一個類似地球的球形物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顆球越來越近,精準的相似度也讓人更加確信那就是另一個地球。
於是地球人開始計划去另一個世界看望另一個自己,女主因為意外沒有去成,結果卻在自己的世界發現了造訪這個地球另一個自己。
筆者也會突然奇想這個地球的複製體是穿越時空而來,還是也是如流浪地球一般,帶著發動機推動行進而來呢。電影沒這麼拍,但不妨礙我們開下腦洞。
再到電影《源代碼》里,則是用意識傳遞的設定把我們帶進了那個充滿虛幻與真實感的平行世界了。
其實在劉慈欣的《中國1985》以及士郎正宗的漫畫《攻殼機動隊》中出現過的同樣意識傳遞設定,在那個世界,只要你願意,把意識傳遞其他軀體(生物軀體、機械身體)、電腦硬碟,似乎就可以達到永生的目的。不過筆者還是傾向於真正的肉體永生,小說《百年法》那樣通過注射不老病毒達到永不衰老,青春永駐的方法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重點,借著這些作品都是意識轉移的共性,我們把《源代碼》這部影片的平行設定深扒出來,其實是這樣的。
平行世界可以被製造出來,或者它們本身就在那裡,不多不少。我們無法去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通過將意識傳入進入這個相似世界的另外一個人,去找到一些現實世界即將發生不好事件的線索,從而做出一些規避。
聽上去有些拗口,簡單理解便是我可以將意識傳遞到我想要傳遞的那個人身上,去幫助我查一些我急需知曉的信息。
今天筆者不想再為大家討論《蝴蝶效應》《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幾部經典大作,而是想再以《同步》為例,說說其中的道。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講述平行世界的影片似乎都與時間穿越有關,更甚還有死循環的性質,同步亦是如此,男主發明了時間機器,雖然可以穿越時間,但不同的是他穿越到的不是自己世界的過去與未來,而是另一個世界的某一個時間點。
這種穿越還有種副作用,穿越過去自己後因為不屬於那個世界還會慢慢病死,那個世界的自己也會去穿越到下個世界,然後再死去…然後一直循環一下去,永遠不能結束。
男主將永遠陷入穿越死,再穿越死…無線循環當中。有點宿命論的意思,但只要有一個世界的男主不穿越,循環就會停止。就如同《恐怖游輪》的女主一樣,只要不上船,就不會有循環。但這些影片中的主角們即便有所意識,卻也對逃離不了的宿命無可奈何。
我們似乎可以總結下所謂平行世界電影的幾種類型:
1、相同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宇宙中有無數個星球,有一個跟我類似確實無可厚非。只是可能所處維度或者空間不同。
2、所謂平行宇宙之間可以互通的方式,便是以某種物體為載體而將意識傳遞過去的旅行。
3、這一種更加匪夷所思,但科學性更甚。所謂的時間旅行,皆是去往新出現的平行世界的旅程,其實你並未真的到達我們這個世界的過去或者未來。
4、所有你想改變既定事實的穿越而做出的舉動,都會造成新的世界的出現,並不會與現在世界重疊。
簡單的幾種分類,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因為宿命論或者各種時間悖論,以及香蕉皮機制的存在,你的穿越改變不了歷史,你為了改變的改變其實也只是歷史齒輪的一部分而已。你殫精竭慮的舉動,只是創造了一條新的時間線罷了。
也許正如同斯蒂芬·霍金的「時序保護臆測」認為的,自然界總會找到一個阻止人們到過去的時光中去旅行的辦法。
我們為什麼總是對這類題材樂此不疲
為什麼我們對這類題材的電影這麼感興趣?
對未知力量的好奇心是首要原因,就如同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人,一直在研究那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一般。
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世界,如果有它會是什麼樣?科幻作品為我們構思了這樣的架空世界,於是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進入它的機會。
人的大腦最神奇的,越想忘記過去,越是不能忘懷,總是控制不住的回想,為過去的虛度光陰而後悔,為曾經錯過的那個人而悵然若失。
平行世界類的作品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個痛點,當我們為主人公的生活感到惋惜的時候,當他獲得可以改變這一切的機會的時候,我們便將自己的思想寄託到他們身上,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對這類題材電影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這一類作品多半與人的情感關係較大,探討的更多的是能否重來一次的美好幻想。
如果沒有怎麼辦?自己造機會,這也就是本文一開始介紹的美劇《危機邊緣》的主題了,親身兒子溺亡,我從別的世界帶回來一個便是。
我很自私,完全不考慮對面世界也會有喪子之痛,我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這部劇的魅力之處還在於,劇中有一群站在普通世界之外名為OBSERVER,即觀察者的高等生物,他們的使命只有一個,那便是維持各宇宙之間的平衡,不讓他們之間發生任何接觸。
如若不然,輕者抹除該生命的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存在痕迹,讓這個人從所有人的腦海中徹底消失。如若放置不管,兩個宇宙同時滅亡的後果絕對不是說笑。
你可以把他們理解成上帝,他們的職責便是維持世界的秩序,這同樣回歸到了一開始總結的主題,已經發生的事情無論做什麼試圖改變它的舉動,最終都會被證明是徒勞的。
最後如果要說我們沉迷於這類作品最主要的一個原因,筆者覺得應該是:
無論科幻作品多麼科幻,它都是基礎現實的二次創作,歸根結底都是關於人性,任何無關乎人性的作品都是脆弱的、生硬的、毫無意義的。
劉慈欣說過:
所謂科幻小說,更多是在進行社會思考或現實的深層隱喻。
希望大家都可以更多的從平行世界類電影中看到一些關於人生的感悟與思考,現在過的落魄的你,想回到10年前給自己以告誡,倒不如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張開雙手去坦然迎接以後的美好時光!